保羅從雅典人的生活來告訴他們耶穌是真神,在哪裡都可尋求耶穌。這是他在亞略巴古的宗教詮釋學。
經文:使徒行傳17章16-28節
証道:邱慕天傳道
記錄:楊可玉姊妹
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我代表台灣醒報來講「新媒體與無牆教會」。我注意到貴會的孩子兒主畢業後立刻升級大堂聚會,以前在我的母會是念完國中才進入大堂崇拜的,即便如此,我還是會在15分鐘內睡著。那時不只信息內容欠生動,敬拜也不准打鼓。今天很高興看到貴會一方面遵循傳統保留講台,一方面浸池經過設計隱藏,敬拜也活潑許多……其實福音就是如此,要能靈活思考,又要留住教會本質,讓小孩都能到神面前來。
新媒體、無牆教會,某種程度也是這個概念。我有一個在美國讀神學院認識的朋友回台後在網路上開了一個論壇,後來更進一步,想把這些人聚集成為網路教會。既稱之為教會,我認為網路教會應該跟實體教會一樣,具備以下三項特質:
1.共同經驗。特別是聖靈的經驗。教會是一群基督徒的集合,應該要有得救、屬主的生命,還要有團契的生活。
2.敬拜上帝。會友應朝著同一個方向。就像參加高爾夫社要打高爾夫,圍棋社要下棋,教會可做各種雜事,但一定要以敬拜上帝為中心。
3 教牧關懷。如同《詩篇》23篇寫出一個牧羊人的畫面,會友的心靈需要關懷醫治,靈命需要餵養。
我挑戰我的那位朋友,以上這些條件,網路教會做得到嗎?
過去或許不行,但現在愈來愈可行。有個網路遊戲叫做「第二人生」,利用一些模組建造虛擬的世界。許多玩家在現實人生是魯蛇(loser),透過遊戲到第二人生尋求補償和存在感。有人在遊戲裡利用模組蓋了一間教會,有人選擇當牧師,帶領團契跟崇拜,每個主日播放聖詩、短講勉勵,果然就有一些腳色進到裡面去敬拜神,也在其中得到餵養。或許有人會說,真實教會不能被取代,因為不可停止(在現實人生中的)聚會,但的確有不少人每天的生活就在手機、電腦、網路上,有形的教會他不一定走得進去,他們需要的是無牆教會。
今天的經文講到保羅的第二次宣教之旅。從耶路撒冷走到小亞細亞後,聖靈不許他往東、往南、往北,卻在半夜夢裡告訴他要往西過海而去。這一段我們稱之為「馬其頓的呼召」,是一次跨文化的宣教。保羅到達雅典時與同工分散了,他在那裡只是旅客的身分,利用等待會合的空檔一個人四處閒晃。
以往保羅出去宣教,每到一地,先要尋找猶太人的會堂。但雅典沒有會堂,有的只是菜市場。保羅看見這城市如此熱鬧且熱衷宗教,甚至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他們有上千神祉,但多神有的是七情六慾,神學某種程度等於人學,人們無法藉由效法神而變得更高尚,或讓心裡得到平安。保羅覺得這樣不行,因此決定跟他們談信仰,開始在路上找人辯論。
保羅遇到的辯論對象主要有兩者:主張享樂的伊比鳩魯派,以及主張禁慾的斯多亞(葛)派。辯論讓他闖出了一點名號,大家漸漸聽說有人在講外邦鬼神的事。當時雅典人的特質喜歡八卦(雅典人和住在那裡的客人都不顧別的事,只將新聞說說聽聽。V.21),基於好奇,他們主動邀請保羅,給了他一個講壇。 亞略巴古乃是戰神之巔(Mar’s Hill),好像華山論劍,是雅典仕紳講談辯論、百家爭鳴之處,一個非常世俗的平台。正如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所說:「媒體為新亞略巴古」,其地位相當於報紙的頭版、電視的主播台。22-23節記載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一上去便說:「眾位雅典人哪,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我遊行的時候,觀看你們所敬拜的,遇見一座壇,上面寫著『未識之神』。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我現在告訴你們。」雅典人崇敬神祉,深恐掛萬漏一;保羅抓住了他們的特性,用他們的語言來說話。
我也常使用主內以外的媒體來發聲。現代人的網路生活把我們分成很多族群,有人擁護特定的政治路線,有人喜歡貓貓狗狗,有人每天轉貼分享廣告或垃圾訊息,就像一座新雅典城。表面上我們選擇加入社群,但事實上社群也反過來定義了我們的眼界與認同。在座都是基督徒,一週168小時裡面,你可能只有3小時敬拜神,其他時間有不少花費在社群媒體上。它對你的影響可能遠遠超乎所想。
英國的一位佈道家曾說,信仰若像船隻行在水面,風浪來時自然隨之搖擺,但若所信的是真神,信心就像潛水艇在深海一樣穩定。這個說法回應了雅典人的靈命生活,他們的信仰表淺,宗教興盛不能帶來永恆的盼望跟真理,反倒說明了內心不安,連不認識的神也要拜。保羅看見他們對真理與真神的尋求正是他們所不認識的:
1.超越性和普遍性;2.全在性與永恆性。24-25節說:「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上帝,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
3.臨在性與創造主;4.道德的終極定準。26-28節說:「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
不同於以往在猶太會堂的講道,保羅從雅典人的生活來告訴他們耶穌是真神,在哪裡都可尋求耶穌。這是他在亞略巴古的宗教詮釋學。保羅出生於大數,一個猶太人與外邦人交界的地方,因著自身信仰的背景與經歷,看見雅典的人們被小小的偶像激動找不到出口,他的心裡萬分焦急。這一點我個人也有類似背景。
我曾在美國服事,那裡85%的人口自稱基督徒,後來回到台灣,舉家因辦報遷至萬華,住在一個三面有廟,一面臨河的地方。學生時代我沉迷網路遊戲,深深明白人們喜歡跟從流行,而這些好玩的東西不只是調劑或次文化,它們也是偶像的一種。當看見這世代的年輕人群聚在一起追逐著什麼,我的心裡會感到焦急,很多流行或電影文化指向一個永生的主,但在他們當中有沒有神?有沒有人餵養他們?這樣的思考帶動我去講無牆教會,也是我2013年回到台灣宣教的原因──站上所有的亞略巴古去傳講。
我們習慣了在牆內敬拜與宣教,這樣的模式問題不小。如同溢恩堂往年輕化、動態化的轉型,過程中若未注意宣教的本質,容易引起社會的另一種緊張:教會要來攻佔山頭、要來定我們的罪了。不只如此,牆內的宣教還造成許多「丑」聞的出現。我們自己把敬拜、講道的影片放上網路,但信息內容沒有跟不同的哲學對話、缺少鍛鍊。別人看了會很奇怪,覺得這群人好詭異,為什麼他們要來拯救我們?
這是一個公共性教會的時代,基督徒的言行舉止以各種型式曝光在大眾面前,車上貼著耶穌愛你或小魚圖案,開車上路卻不時超速、按喇叭、違停,讓人看見基督徒不過爾爾。我們的行事為人能不能與救恩相稱?我們的生命是否被更新,能結出聖靈的果子?新媒體讓教會的牆變得透明,可惜我們卻不能讓那些看到的人真正明白過來。
今天我們被稱為1517年宗教改革的後代。宗教改革起於馬丁路德以拉丁文寫給教會界的95條論綱被人翻譯成德文廣傳,引發大眾對靈命受壓的覺醒,而他本人也意外成為「網紅」。後來的《贖罪券與恩典講章》,馬丁路德改以通俗的德文撰寫,更透過新科技印刷術的分享,使得新觀念不脛而走。
馬丁路德對當代的印刷術的運用帶動了聖經翻譯與普及化,讓更多人的信仰不再透過宗教儀式,而是直接領受上帝白白賜予的恩典。他懂得以新媒體進軍:透過詩、畫、新聞歌(以流行歌曲配合新聞時事重新填詞的「打油詩」)、木刻的傳播,讓改革的力量從平民而起。五百年後的今天,又是一個新媒體的時代。網路上有這麼多社群,手機也有這麼多app,這裡面能不能承載福音?又會把我們帶到哪裡去?
有一個人在網路遊戲裡選擇當牧者,專門替人補血。他不去練功,只是利用補血的時間順便與人聊天,發現這裡面有不少輟學翹家的、與父母關係疏遠的,三年來在遊戲裡牧養了上千個孩子。這是他的禾場,也是福音要去的地方。今天我們需要站上亞略巴古,需要更多的保羅或馬丁路德來看見人們靈命的慌張,尋求與時代心靈對話,這是新一代宣教精兵不能不正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