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加福音》18章1-8節
證道:李玉雄傳道
紀錄:謝以慈姊妹
弟兄姐妹,主裡平安!
時間過得非常快,2024年要進入到年底了,但是有許多時候,我們仍舊在掙扎中。這時候,禱告就非常關鍵。禱告能帶來新的突破,將我們帶離軟弱、全心來倚靠神,並不斷地使神的旨意完全彰顯;當我們順服時,就能在禱告中來經歷神。
因此,當我們因禱告而感到灰心失望、憤怒或退縮時,必要相信我們的神是公義與憐憫的神,只要持續相信並禱告,因為我們是祂的兒女;我們透過祂奇妙作為,就能經歷屬天的平安喜樂。
喬治穆勒是位19世紀的英國基督教弟兄會的教會領袖。他一生中總共開設5間孤兒院,照料過的孤兒高達10,000多人。而他從不募款的、只堅持禱告。一次,孤兒院裡的物資耗盡,到了早餐的時間,喬治穆勒仍召集孩子們坐在餐桌旁邊,為早餐來感謝禱告。剛禱告完,一位麵包店老闆進來告訴他,當天有間工廠的工人在鬧罷工,因此他問穆勒是否願意接收這些無人接手的麵包?那位送麵包的人剛走,又進來一位送牛奶的人說,他開車到孤兒院門口時,車子拋錨了,必須把牛奶全都卸下來修理車子,問穆勒是否需要這些牛奶?
這段故事成為禱告的美好見證。
喬治穆勒就是一個禱告的人。他曾為他兩個年幼時的朋友做得救禱告,並且持續禱告了63年。兩位朋友分別在穆勒主領的最後一次聚會中,和他去世一年後受洗。試想,若穆勒在這期間放棄了禱告,這兩位朋友的生命又會如何呢?雖然穆勒一時的禱告看不見效果,但他不灰心,持續仰望;他在禱告上所花的工夫,並不是徒然的。
經文中記載了主耶穌設了不懼怕神、不尊重世人的官的比喻。這段聖經的重點不在於教導我們日常禱告的方法,而是提醒我們,信徒在等候神的再臨時,要懇切和忠心的禱告。在末世角度上,我們要如何看待 「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課題?當基督再臨時,我們就能經歷神的拯救和同在。
我們為何需要堅持不斷地禱告呢?經文中,寡婦因著切切祈求那官,而得到申冤;若一個不義的官終究都會答應寡婦的祈求,遑論上帝豈不更會垂聽祂選民的禱告嗎?
耶穌提這比喻的目的,就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人太容易灰心,太善於憂慮;有人說,憂慮是沉浸於昨日的麻煩、浪費今日的時間,再把明日的機會弄得淩亂不堪。人若把所有負面的想法都收藏在自己的腦子裡,便會產生毫無出路的恐懼和絕望。當我們遇到煩惱時,可以選擇灰心洩氣、憂愁苦惱,也可以選擇將重擔卸給神。
常常禱告不是重複的禱告。耶穌說,「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
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太6:7)禱告是屬靈的呼吸,就是下意識的習慣,沒有人會計算自己多長時間、呼吸與呼吸之間間隔多久;因此,禱告應該是一種習慣、一種生活形態。禱告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心,而非我們的口、是對神的深切渴慕、是與神之間的親密交通。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前5:7) 謙卑就是在任何艱難中都信靠神,在艱難和逼迫中仍然信靠神、仰望神,做我們應該做的事——堅持不放棄、繼續事奉、並且禱告交託、勇敢面對困難——因為知道神掌管一切。
當禱告很長一段時間、卻得不到神的應允時,就很容易放棄、埋怨神,這是因爲我們沒有明白神的旨意。我們如果看以前許多禱告都得不著答應而灰心,那就不是有信心的禱告了。「信心的禱告」是視那些沒有得到應允的禱告為鼓勵和證據,告訴我們神就在前方了。
我們是神的兒女,只要願意向神叩門,神必定在最恰當的時機、把最好的賜給我們。
耶穌又設了不義之官的比喻。當寡婦來求不義之官為她伸冤,卻因為那官不敬畏神、不尊重世人,因此多日不果,是那官的失職。但後來,那不義之官因為不堪寡婦的煩擾,就給她伸冤了,免得常受纏磨。寡婦無依無靠,只能透過不斷地祈求、敲門的方式求助。
上帝並非不義之官,況且這不義之官都會為寡婦申冤,遑論上帝呢?在6-7節文裡,將天父與不義之官做對比。當祂的百姓不斷地向祂呼求,神垂聽禱告,卻不一定會按我們所想所求。如同擊石取火一般,我們應當再三的擊石,直到燧石發出火光。而屬天的事情,比擊石取火更有成功的把握;只要我們願意尋找,祂必向我們顯現。
神要人常常禱告,祂的回答總是最好的,不會故意耽延時間不替他們伸張正義的。而基督徒最大的挑戰,就是帶著信心和盼望祈禱等候。第8節中的「信德」原文就是「信心」、存在於禱告中的信心。在主再來之前,信徒將會遭遇一段非常艱難的日子,我們特別需要堅守對主的信心。若是無心的禱告,就不能盼望神有心的垂聽——不怕神失信,只怕我們不信。
恒切的禱告,使我們不再看環境,而是瞭解神的心意。神到底聽我們的禱告嗎?一位名為羅傑的退伍軍人從前線退伍回家。手提一個大行李箱的他,走累了、就在路上找尋便車。一輛黑色的豪華轎車經過,他不抱希望地揮揮手,那輛凱迪拉克卻停了下來、並且打開車門。羅傑趕忙上車,並且不住地感謝。司機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名叫漢諾威。路程中他們兩個相談勝歡,羅傑心裡一直有個催促的聲音、要他向漢諾威先生分享福音。在他終於意識到只剩下30分鐘的車程了,才鼓足勇氣開口向漢諾威分享福音。漢諾威先生就將車在路邊停下來,跟隨羅傑禱告接受了主耶穌。
五年後,羅傑有了自己的公司,他到芝加哥出公差,便按著當年漢諾威先生給他留下的名片找到漢諾威先生的公司。櫃檯人員對他說,你見不到漢諾威先生的,但漢諾威太太願意見你。羅傑便對漢諾威太太說起五年前搭過便車的經歷。漢諾威太太聽完後,接著問:「那天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嗎?」羅傑不知道是否說出漢諾威先生跟隨他禱告接受主耶穌的事,經過一番掙扎,還是說了:「那天我搭了他的便車,然後給他分享了福音,他將車停在路邊,趴在方向盤上哭了起來。然後他隨著我禱告,接受了主耶穌。禱告完後他對我說,『這是我一生中最奇妙的一件事。』」漢諾威太太聽後,就失聲痛哭,說道:「我一直都在為他的得救禱告,後來我認定神沒有聽我的祈求。這五年來,我心裡一直怨恨神,遠離了神和教會。那一天,我丈夫讓你下車後,他出了車禍,再也沒有回家。謝謝你今天告訴我這件事,今後我永不再懷疑神。」
禱告是信徒對神的信靠,並且連結神無限的賜福。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與那位以馬內利的神親密相通。無論是躺下或是起來、坐著或行走、開車或是洗澡、工作或閒暇時,都能夠隨時隨地與主親密相通;無論大事小事,都要交託、仰望和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