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疑惑與環境變化中,當我們數算神的恩典,就會發現那是我們信心被堅固的契機。
經文:約翰福音20章19-29節
証道:陳冠宇傳道
記錄:楊可玉姊妹
懷疑像病毒,每個人都可能受感染。懷疑的病毒會破壞關係,令人不願相信事實。朋友之間存在懷疑,友誼容易破裂;上司與下屬之間存在懷疑,職場生涯就會充滿痛苦;情人之間出現懷疑,常令感情難以常久。
懷疑讓人渾身不對勁,卻是生存的必備功能。許多人接過電話詐騙,必須非常小心分辨;食神周星馳輕信便宜的食材來源,因此栽了跟頭。懷疑讓人避開危險,然而凡事懷疑過頭,即使碰到事實都會難以相信。
今天的經文是聖經裡面懷疑的最佳例子。多馬常被稱作「懷疑的多馬」,或是「多疑的多馬」,在揀選十二門徒時他列名其中。多馬可能是個漁夫,但聖經對此沒有太多著墨。他最出名的事蹟,就在今天這段經文裡。
19-20節記載:「那日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猶太人,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肋旁指給他們看。門徒看見主,就喜樂了。」根據這段經文,對照底下多馬的要求,有人可能為他辯護。其實多馬相當冤枉,他的懷疑並不比其他人多,門徒也是看見釘痕才相信主已復活,何以只有多馬一人被冠上懷疑或多疑的污名呢?
主耶穌的第一次顯現,也是全世界第一個復活節。那時門徒都害怕戰兢,擔心猶太人來追殺。耶穌的顯現令大家喜樂,並且受了聖靈,但多馬卻錯過了。好比今早的崇拜正是復活節後第一個主日,假設上週你沒來聚會,結果今天一到這裡,整個教會的人都跟你說,上個禮拜耶穌顯現,祂向我們吹氣,大家都受了聖靈。請問你做何感想?
這八天來,多馬仍然處於害怕戰兢之中,但門徒不同,門徒個個充滿喜樂。當他提心吊膽過了一個禮拜,看見大家喜樂至此,多馬的第一個反應便是:「什麼?耶穌復活了?我才不信!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親手摸著,我絕對不相信!」
表面上看來,這只是合理的懷疑。但從希臘原文裡面,我們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多馬到底說了什麼。25節中講到「我總不信」,“oὐ μὴ πιστεύσω”,其中oὐ即否定之意,μὴ又是一個否定副詞,也就是說,多馬用的是雙重否定。這是最強烈的否定語氣,多馬藉此強烈表達自己需要一個客觀的證據來見證耶穌復活。
《約翰福音》中,多馬總共出現四次。第一次是在拉撒路死的時候,消息傳到耶穌那裡兩天,耶穌才準備出發去叫醒他。那時外頭風聲正緊,門徒都表示擔憂遲疑,但耶穌定意要去,於是多馬說,好吧,「我們也去和他同死吧」。(參約11:1-16)
第二次出現在最後的晚餐。耶穌說:「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多馬聽不懂,於是問道:「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這問題問得倒是不錯,因為多馬這一問,引出耶穌宣告式地回答:「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參約14:1-6)
第三次,也就是今天的經文。主耶穌第二次向門徒顯現,多馬的身邊有許多人向他作見證,他卻不信。這些見證的不是路人甲、路人乙,乃是其他十個門徒,過去這段日子以來,多馬與他們一同經歷神蹟,然而他卻用了如此強烈的否認字眼。這代表他不單主觀認定不可能,同時情感上也不願承認耶穌的復活。
這之後,多馬陪彼得去捕魚,見證耶穌和彼得的對話。耶穌三問彼得「你愛我嗎?」這段對話我們相當熟悉。當時在場的多馬和其他人都已知道那人是主,所以當耶穌發問時,多馬不再提出疑惑。
從第一個事件,我們看到多馬很有忠心,既然耶穌要去,我們就一起赴死。也許裡面有點酸,至少他願意慷慨就義。然後從這事到最後的晚餐,中間過了好幾年,拉撒路不知是否還活著,當耶穌說要為大家預備地方,多馬卻不明白耶穌要做什麼。直到耶穌第二次顯現,他更做出強烈的否定。
這才是最大的問題。三年的時間成就了什麼?多馬看見許多神蹟奇事,見證拉撒路復活、聽見耶穌宣告自己就是拯救,然而心存懷疑卻讓他用上了oὐ μή的雙重否定。從多馬的角度來看,這不過是「死人不能復活」的客觀分析,單純要求科學驗證,然而跟他三年的生命相比,多馬好像才剛認識耶穌,他的生命沒有改變,懷疑仍充滿他的心。
見證在多馬的眼前,他卻不願相信,覺得大家聯合起來哄騙他,好像一個整人節目。捫心自問,我們也可能像多馬一樣,特別對於信仰有時充滿懷疑。懷疑是否得救?信心是否足夠?受洗的方式、解經的說法是否正確?上帝真的慈愛?我真的已蒙拯救?甚至,耶穌會不會只是一個好人?很多很多的質疑可能存在我們的心裡,
即使多馬如此不信,神仍樂意向他顯明自己。他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耶穌直接碰觸多馬內心最深的疑惑,無論多馬的信仰歷程如何,神單單為他顯現,好叫他可以超越理智,真實經歷耶穌的認識、接納與回應。
懷疑是人的本性,耶穌並不責備多馬,只是將他的懷疑轉為相信。我們看到後來的記載,當他知道站在面前的是主,內心確定,便不再說:「主啊,真的是你嗎?」而是:「我的主!我的神!」耶穌最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耶穌所說這話,有人斷章取義,認為耶穌叫門徒凡事不須查考,基督教是盲目的信仰。然而我們知道耶穌不是不給證據,他親自解決多馬的疑惑,「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不是要求門徒眼不見就信,乃是希望過去的信仰經驗讓他們知道接下來所有未發生之事都在上帝手裡,讓曾經的經歷成為未來道路的幫助。
我不知道上帝在你的身上有著怎樣奇妙的工作?但在每一次的疑惑與環境變化中,當我們數算神的恩典,就會發現那是我們信心被堅固的契機。你是否願意在還沒看見、不明白上帝旨意時選擇先去相信?這樣的信心不是沒憑沒據,乃是過去神在你身上奇妙的作為使你願意順服神未來的帶領。
懷疑是一種自我保護,讓人縮在理性所劃出的安全線裡。如今你是否願意跨出信心的道路?信心可以向神求,如果你已經歷神的作為,你的生命便要開始成長,不能永遠像初信之時一般。如同耶穌給多馬的鼓勵:「不要疑惑,總要信!」「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