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中建立自己﹙一﹚用愛心互相寬容

經文:《以弗所書》4章1-3節
證道:李路加牧師
紀錄:吳欣儀姊妹

今日經文是保羅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以弗所是現今的土耳其,兩千多年前以弗所教會非常興旺,保羅讚揚教會是合一事奉、信心愛心及盼望非常充足,但三十年後,神感動當時的使徒約翰,在寫啟示錄時嚴厲責備以弗所教會失去起初愛心甚至離棄,變得非常軟弱,沒有合一見證(啟2:4)為什麼會變成如此?經文提及,因為他們沒有寬容,愛可以使我們生命合一,沒有合一生命就沒有合一事奉,為什麼服事要在愛中互相寬容?因為我們被同一位主所「蒙召」(弗4:1)蒙召在希臘文有兩個意思,救恩與合一,若只有其一與蒙召意義相違背,經文是保羅在監獄中寫的書信,在監獄掛念弟兄姐妹在救恩服事真實的彼此合一。「蒙召」是動作,將每一位信主的弟兄姐妹圈在得救群體裡而「蒙召的恩」就是要完成這動作彰顯神的恩典與能力。「蒙召的恩」有四個恩典「救贖、寬恕、重建與轉化」來成就「蒙召」的動作。生命因蒙召的恩得蒙救贖,蒙上帝寬恕,得以重新被建造轉化,是貫穿整本聖經的主題中最美妙、最鼓舞人心的福音信息。當保羅寫信給腓利比教會,發現腓利比教會也有同樣問題,經文提到友阿爹與循都基兩人同工卻不同心,保羅提醒,要幫助他們一定要在主裡同心且願意付上代價,他們在服事中曾經與保羅一同勞苦。(腓4:2-3)「寬容」是將討厭論斷的迴音收在愛的盒子裡,問題不是你有多討厭對方,而是在你裡面愛的容量太有限必須擴大生命中愛的能量,用此深度與廣度來面對問題與周圍的人,神是愛的源頭。有三方面的操練與學習:

一、謙虛的態度(v2)
謙虛-預防罪的機制。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箴16: 18)。為了預防跌倒敗壞,讓神在我們裡面有一顆謙卑的心,謙虛是很好的預防機制,因我們有罪性,即使信主,行為被改變,但某些罪性還在當中,具有欺騙誘惑的能力,應當每天時常親近神,否則罪性常常誘惑欺騙我們,為此更需要神的拯救,更需要謙卑。謙虛的人有三方面重要特質與態度:

●對神-「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3:30)經文是施洗約翰所說,耶穌要來之前為耶穌預備道路;他是當時被非常遵從的領袖,教導百姓也為他們受洗,但當耶穌來時,他說了這段話。知道神給他職分,主在我們生命中,祂是興旺,我是衰微,是對神的態度。

●對人-「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2:3)每個人都有足以讓我們學習之處無論年紀大小經驗多寡;以小孩的眼光單純看待世界,以年輕人夢想追尋來看我們的生命,不要太早放棄;從年長者生命經歷反思,應該如何走對的道路。

●對己-「看得合乎中道」(羅12:3)
不要將自己看得過高也不要過低,不要過於自卑,也不要過於自傲。上帝撿選我們,第一個就是要處理我們自卑感的問題,祂用神的身分來稱呼我們,在淤泥中拉拔我們,千萬不要輕看自己,要合乎中道,看神如何看我們的生命,是對自己、別人與上帝的態度,用神給的謙虛擴充生命,愛的容量。

二、溫柔的靈性
溫柔的人說話做事會讓人感到溫暖,聖經所說的溫柔不是關乎個性乃是靈性,有些人個性本是溫柔,有些則是衝動;如果溫柔只關乎個性,那我們當中有許多人就無法溫柔。要學習溫柔的靈性,最好的學習指標就是耶穌,耶穌要我們學習他的樣式(太11:29)為什麼他要說這段話,因上段經文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耶穌與我們這世代有許多勞苦擔重擔的人,許多人沒有辦法真實領受平安,所以耶穌要我們學習柔和謙卑,耶穌為什麼要如此教導我們?因不溫柔的人就是勞苦擔重擔的人,之所以如此是因在他有限的空間裡,平面生活中(前後左右)想要不斷往前衝,不願意後退。許多人都想要往前衝,想衝到最前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左右排擠,這是世界的競爭模式,將家庭、婚姻、信仰道德價值觀完全拋到腦後,成了三種效應:1.心胸越來越狹窄。2.勞苦越來越煩多。3.重擔越來越沉重。如同耶穌說(太11:28)安息的另一個意思就是平安。如何得到安息?耶穌說:「我心柔和謙卑。」(太11:29)為什麼一個人可以溫柔?因超越平面生活;只在平面空間中生活的人沒有選擇,不是向前就是向後。溫柔的人會有兩方面的成長:

●向上發展-擴張對神的柔軟度。有著立體空間屬靈生活,不需要前後左右推擠,因他的空間很大。

●向內發展-建造生命的成熟度。溫柔的人就是有深度的人,懂得向自己的內心發展造就出有內涵的人。內在生命成熟,對人的態度就是寬廣。溫柔的定義:「對神柔軟,對人寬廣」。

三、忍耐的操練
忍耐-原文意思是:對情緒的控制力。神要我們學習忍耐,自從墜入了世界,人天生就不會忍耐,需要不斷操練學習。

忍耐有兩種對象:
●對人-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羅5:4)我們對人特別沒有耐性,神要我們對人的忍耐生出老練,很多時候神用此方式來幫助我們生命成熟才會看到盼望,上帝不是要拆毀你,而是要給你更大的盼望。

●對事-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雅5:7)農夫是最能學習忍耐,因他知道今天撒下的種子不可能明天就結果子,須要等候一段時間讓種子在土裡生根,需要足夠的雨。「忍耐」是一個人對情緒的控制力,不急於發怒,不採取激烈報復去對付傷害我們的人,這需要靠著神的恩典擴張在我們裡面那愛的度量。在謙虛、溫柔與忍耐當中不斷操練,以至於能夠看見神在我們生命中所要塑造成就的事。如此才能進到第三節經文,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腓4:3);以第二節經文提及-用愛心互相寬容,才能進入用和平彼此聯絡,如果沒有以愛心互相寬容(經文:和平就是平安)與周圍的關係就沒有平安,如果可以用和平彼此聯絡,是因學習了謙虛、溫柔、忍耐的功課,在關係鏈裡用平安的心彼此聯絡。

神提醒蒙召的意思是讓我們知道「蒙召的恩」帶出四個改變「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是神要我們做的,在世上竭力賺錢追求夢想,要用更大的力度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因我們是蒙召得救,也蒙召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