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生命願意被神更新,才能為神做更大的事。祂不願我們安於現狀,祂要我們更新心意,擴張我們眼界。
經文:《馬太福音》第9章17節
證道:李玉雄傳道
記錄:楊彥琳姊妹
我們常聽到人說開眼界,『眼界』一般是指人的視線所能夠看見的。好比人的眼睛只能看見眼前,若不轉頭則無法看見後面或是左右。因此我們容易被自己的眼界所限制,『眼界』其實是指看待事物的寬度及廣度。
不只如此,因我們從小受到填鴨式的教育影響使我們的眼界受限,常被灌輸相同觀念;這觀念包括了:『價值觀、人生觀及幸福觀』。每個人的思維都受限在相同的框架裡;而世界也不斷的為『價值、好壞、美醜……』下定義。
於是我們缺乏了獨立思考,或是以自己的定義及眼光詮釋這些事物的標準的能力;我們以世俗的價值觀來評斷他人和自己,我們更以此來衡量自己是否幸福快樂?是否富有、有成就?
我們顯少對普遍世俗的價值觀產生質疑,於是就迷失在這些錯謬觀點裡;我們失去原本該有的自信與快樂,甚至失去創造屬於自己人生的權利。
這多麼不可思議!世界如此寬廣,我們的眼光卻如此狹隘。我們渴望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卻總是背道而馳。
許多人窮盡一生的資源、時間及精力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富,認為富足的人生會更幸福,人生會更美好;最終卻發現是一場空。
曾經有一位生活忙碌的主管被醫院診斷出罹患癌症;他以為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於是懷著愁悶的心情出國散心。這趟旅行不僅讓他開了眼界,也使他的人生觀有了極大的轉變;他不再汲汲營營的追求金錢跟權勢。回國之後辭去了工作,也放下自己的人生計劃及野心。
當他打點好一切,到了醫院準備接受治療時,出人意料的是腫瘤竟奇妙的消失了。他的人生經歷了面對死亡的省思;他的眼界被更新,展開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活出更豐富的生命。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需要用心的去感受人生的每一處風景;用心去體驗生命中的每一次經歷;用開闊的視野去看待每件事。或許環境依舊,但當我們以不同的心情看待,就會有不同的觀點。
擁有寬闊的眼界很重要,當我們能夠以不同眼光看待事物,表示我們的眼界被開啟了,能夠容納更多不同的意見;心胸變寬廣了,可以關心其他人的需要;格局被擴張了,進而改變生命的層次。我們的眼界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有一個名人叫力克胡哲,自出生就罹患了海豹肢症。他曾不只一次萌生想輕生的念頭。在他十歲那一年藉由信仰的力量幫助了他,他意識到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他成為澳大利亞首位進入主流學校的身障學童;高中時,是首位獲得壓倒性勝利的學生會主席,更被當地報紙譽為『勇氣的主席』。
他學習衝浪,在夏威夷和海龜一起游泳;他在哥倫比亞潛水;他踢足球、玩滑板、打高爾夫球,樣樣都行。
十六歲時就在聚會中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從感動十二個人開始,從此『激勵他人』成為他的人生目標。
他創設了一個非營利的事業組織『沒有四肢的人生』。他進行各種創意行善,在五大洲超過二十五個國家,一千五百多場的演說;他給數百萬人擁抱,他自稱是『擁抱的機器』;他獲各國各界領袖接見、在國會發表演說;他到各地散播希望和愛,獲得大眾的讚譽,甚至將他列入學校的教育課程。截至今日,他的生命故事已鼓勵超過了六億人!
傳說中老鷹會在自己衰弱時找一個隱密的地方,拔去自身所有的羽毛;接著將自己的嘴敲碎,這個過程能夠使牠返老還童。
我們基督徒的生命也是如此,我們的眼光常是短淺的,總是專注於我們能夠抓住的事物、自己的計劃,羨慕著別人的生活。
我們必須學習仰望看見永恆的價值,才能夠得著榮耀的豐富。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學習,使我們的眼界得以更加寬闊:
一、心意更新而變化(羅12:2)
『心意』指的是人的思想和看法,統稱為人生觀與價值觀,即所謂的『眼界』。
我們是神從萬民中揀選出來的子民,和一般人不同。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當我們的心意更新時,眼界會更加寬闊。
聖經中的羅得跟隨叔父亞伯拉罕離開哈蘭,理當看見及效法亞伯拉罕對神的信心,築壇求告、敬拜神的生命;但他卻移動帳棚至所多瑪,渴望安逸舒適的生活。他所思所想都是地上的富足,以致無法看見屬天的寶藏。(創13:10-13)
他的生命值得我們引以為鑑;我們不要貪愛世界,否則與神的關係會愈來愈疏遠,導致屬靈的視野模糊不清,最後信仰破產。
二、新酒裝在新皮袋(太9:17)
在人生旅程裡,神會交付我們新的事工、異象或挑戰;當新酒澆灌下來時,我們必須是一個新的皮袋,是有彈性的生命,足以承載新的使命。
當神呼召彼得時,他是個漁夫。他跟隨耶穌三年半,看見神所行的神蹟及所講的道,但他卻仍是舊皮袋。
當耶穌要上十字架前,他三次不認主,但耶穌卻做了奇妙的工作;祂三問彼得是否愛主?!使彼得的生命被更新也經歷了突破:
1、 聖靈的充滿:三千人信主
一個漁夫講道三千人信主,他的突破帶來初代教會的茁壯與成長。(徒2:41)
2、 看見異象:開闊他的視野
一塊布從天降下,裡面有各樣的不潔之物,聖靈吩咐他宰了吃。
彼得終於放下對種族的偏見,接受新的挑戰,到外邦人哥尼流的家裡傳福音,異象使他成為一個新的皮袋!(徒10:9-16)
3、 觀念突破:猶太人和外邦人的牆打破
彼得起初與保羅同心為信仰據理力爭,最後得到同工的接納,使猶太人和外邦人之間隔閡的牆被打破。(徒15:1-12)
當我們生命願意被神更新,才能為神做更大的事。祂不願我們安於現狀,祂要我們更新心意,擴張我們眼界。
三、困乏中更新得力(賽40:31)
人生難免都會遭遇困難、挑戰,進而感到疲乏的時候,需要被神修補、修復。『但那些仰望耶和華的人,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像鷹一樣展翅上騰;他們奔跑,也不困倦,他們行走,也不疲乏。』
先知以利亞是個從困乏當中重新得力很好的例子。神鼓勵他,使他知道並不是只有他單獨在作戰。因此他醒悟過來,神也賦予他新的使命,使他得以重新得力,繼續向前奔跑。(王上19:13-18)
神是我們能力的源頭,當我們疲乏時可以來到神面前向祂支取力量;藉由靈修汲取神的話語,使祂的話語成為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來引導我們。
現在教會正推動的RPG禱告,藉著讚美及禱告使我們得著祝福。而當我們願意委身讀經、禱告、靈修,就能夠從神那裡支取能力及力量。
屬靈的生命不進則退,我們必須不斷的追求更新及突破;當我們定意將思想及意念聚焦於神,便能察驗何為神善良、純全、可喜悅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