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創世記》4章1-16節
證道:王鼎元傳道
紀錄:謝以慈姊妹
人都常有心懷不平的時候,但是是誰讓我們心懷不平呢?通常是對他人心懷不平。他人的行為讓我們覺得不公義、不滿意。但神對我們的期許、並不是檢討我們對人心懷不平後,怎樣做可以更好、更與人和睦;神真正在意的,其實是一個罪人的悔改——去面對、去挑戰心中的法利賽人——我們需要持續屬靈的操練,應該要知道神要對我們說的是什麼?
無論信主與否,你是否期待、相信有一位神?若是相信,當我們對神心懷不平的時候,又該如何是好?
摩西、以利亞、約伯、約拿,還有許許多多,包括你我,人類常常對神心懷不平。而歷史上,第一個對神心懷不平的人就是亞當。亞當吃了分別善惡的果子後,開始有了羞恥。沒有及時認錯悔改的亞當,在被上帝找到後,反而將矛頭指向上帝、責怪上帝賜給他夏娃,害他被誘惑。而亞當的兒子該隱,也對神有心懷不平的想法,他甚至氣到把弟弟給殺了。該隱心懷不平的原因,是因為他從頭到尾都定睛在自己身上、而不是神身上。
事實上,該隱是史上第一個「獻祭」的人。沒有人交代、就連神也沒有吩咐要這麼做,他就自己把作物獻上;這樣的舉動,是不看重神嗎?亞伯是有樣學樣的一同獻上,但神卻只看重亞伯的獻祭,因而引來該隱的怒氣;該隱看自己是好的,但神不這麼想。神反問該隱為何發怒,並且要該隱反思發怒的原因,更是要他思考「好不好」是神的感受、而不是該隱自己的感受。(6-7)該隱想的都是自己的好,他不滿意上帝的反應,因此大大發怒、他的情緒被如同野獸的仇敵控制住、使他自己想要做上帝。
殺了亞伯後,難道神不知道亞伯的行蹤嗎?那一刻,神給該隱了機會,問他是否知道亞伯的下落,也給他悔改的機會。但該隱只看見自己的不平與委屈,看不見呼召他悔改的心;當神在伊甸園找尋亞當的時候,亞當也只看見自己的羞恥、看不見那個尋找呼喊他的上帝。
我們常常都以為自己是在看神,但說到底,都是只看見自己。若是為了神,我們在盡力了之後,就是等候神。
很多時候,我們會放大自己的想法、大過神的意念。
以利亞曾經為了證明耶和華才是真的神,一人獨自對戰450位巴力的先知。所有人都看見了神蹟,卻沒有一人悔改,以利亞不明白,這一切究竟是為了誰呢?覺得很挫敗的以利亞,躲回山洞中,神用微小的聲音呼喚他,要他知道,只有他自己感覺很失敗——事實上,神永遠不會失敗。
神不需要我們自己成功,而是上帝的工作,永遠不會失敗。
會堂裡的十字架這麼大,但需要多大的東西,才能遮蔽它呢?「目睭糊到蜆仔肉」,只需要一個小拇指大小,就能完整遮蔽我們的視線。蜆肉若是用吃的,對身體有益;心懷不平的時候,正是我們需要更深倚靠神、面對心中的法利賽人的時候了。但我們非要把蜆肉蓋在眼睛上、讓我們看不見神的作為,那不是非常可惜嗎?
雖然該隱不看神,但神卻一直看顧著該隱。若是以基督徒看《聖經》,該隱一定是最不討人喜歡前三名。那時候所有人都是該隱的親戚、知道他殺了亞伯,該隱很害怕,若是被趕離伊甸園的周邊後可能會被殺;但面對如此不知悔改的該隱,神沒有丟棄他,仍在該隱的身上「立了一個記號」。(13-15)「立」的原文有在胸懷的、注視的意思,別人看見記號、也能明白這個人是受神呼召的。
原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記號,並不是榮耀的記號、而是關於救恩的記號——那位慈愛的天父,在人犯了罪之後,並沒有對人棄之不顧。
當我們心懷不平的時候,你的心是看哪裡?
耶穌應該是最有資格心懷不平的人。錯的都是人、痛苦卻是耶穌在受——他甚至可以對上帝心懷不平——他並沒有好好的坐在寶座上,而是被人釘在十架上流血流淚。神看著該隱,耶穌也看著我們。
耶穌為了那個一直不看祂的我們、在十架上痛苦,但他在上面的第一句話不是關於他自己,而是關於我們:「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耶穌難道沒有掙扎過嗎?他在客西馬尼園中非常痛苦,他當然了解我們的心懷不平,但仍為了你我的心懷不平死在十架上。當我們手裡拿著餅和杯時,都是他看你、不看他自己的證據。
我們會對人、對神心懷不平,因為我們常常只看自己。然而,神從來沒有放棄那個不看祂的我們,當我們對神心懷不平的時候,甚至會控告自己為什麼會對神心懷不平。可是神不斷地對我們提出邀請,要我們去看祂。
神永遠不離棄這樣的我們——我們有個確信,我們能永遠在神裡面,永遠不被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