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成就了神完全的救贖:釘死、復活、再來,至今只缺少最後一個。我們預備心等著主的再來,而這樣的跡象一天比一天明顯。
經文:路加福音24章1-12節
証道:李路加牧師
記錄:楊可玉姊妹
這個主日起,我們分牧區輪流參加現場崇拜。能夠實體聚會是神的恩典,但配合防疫所需,大部分的弟兄姊妹仍在家中收看網路直播。大家知道,在網路上引起話題往往需要一個聳動的標題,原本我想將講題定為「聽說基督徒都不會死」,考慮過後,決定用它當副標。從信仰的角度來看,這話是對的,但必須輔以真理來解釋,才能知道基督徒如何為永恆預備。
在基督信仰裡最重要的兩個節日,就是聖誕節與復活節。初代教會,或說主後一百年中,完全沒有關於聖誕節的記錄,因為聖誕節究竟是哪一天沒人知道,他們只接受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真理。不同於聖誕節,猶太曆對復活節的記錄非常精確,定在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禮拜天,代表萬物復甦的開始。
今天經文的開頭說道,「七日的頭一日,黎明的時候……」耶穌基督復活了,祂復活的生命幫助我們突破限制,更重要的是打破信仰的迷思。
一、打破信仰的迷思
聖經中記載了第一次的復活節,由天使傳遞信息,帶出榮耀復活的主,打破信仰中的三個迷思:
1.在死人中找活人
第1節說:「七日的頭一日,黎明的時候,那些婦女帶著所預備的香料來到墳墓前」。當一群姊妹到墓前聚集,看見發光的衣服,心中不免驚訝害怕。天使問她們:「為什麼在死人中間找活人呢?」(V.5)其實她們並沒有這樣的期待,只是因著愛主的緣故,很早就過來為耶穌的安葬做預備。
天使的信息帶出復活的信仰觀。耶穌成就了神完全的救贖:釘死、復活、再來,至今只缺少最後一個。我們預備心等著主的再來,而這樣的跡象一天比一天明顯。既是活人,就不在死人裡面;若是死人,就不在活人當中;耶穌已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又復活,祂是救主,帶出復活的生命。倘若不能在這裡找到源頭,那就是在死人中找活人了。
一般的宗教便是如此。所有教主都在墳墓裡,後來的人試著找尋活人卻遍尋不著,於是塑造偶像來代替,充當死人中的活人。拯救我們的神若非經過復活,不可能帶給我們新的生命,耶穌復活彰顯出我們所信的是救主,不是教主,後者連自己都被死所綑綁,無法成為生命的源頭。
2.在宗教中找生命
一般宗教總是告訴人們:「他在這裡」,「這是他的偶像」,「來膜拜吧」!但天使宣告的信息不同。第6節說:「他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當記念他還在加利利的時候怎樣告訴你們……」墳墓是空的,十架也是空的,耶穌不在這裡,祂的大能使我們得以重生,讓生命有復活的盼望。
宗教裡找不到與主連結的生命,外邦人信教,需要教主;而我們信主,我們不是教友,是耶穌的門徒。須知耶穌在羅馬統治的時代被釘十架,背後不但有著政治、宗教、社會、群眾運動……的算計,還有仇敵的詭計,然而祂的復活使得所有一切黯然失色,人為目的的算計完全落空。
人們以為把耶穌釘死,就能以宗教為名另立一個王,卻沒想到祂竟然復活了,於是有人開始傳遞假訊息,聲稱沒有復活這件事,屍體只是被偷走而已。但復活的主親自向許多人顯現,祂的大能讓福音被傳開,生命被改變,教會在各地建立起來。若非復活,骯髒的政治、不義的審判、貪婪的宗教就會得勝。
基督復活對信仰舉足輕重,是我們信仰真實價值的基礎。保羅說得很直接:「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4)這意思是說,若基督沒有復活,傳的人就是騙子,而信的人是傻子。
3.在世界中找永恆
第6-7節說:「他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當記念他還在加利利的時候怎樣告訴你們,人子必須被交在罪人手裡,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天使提醒這些愛主的姊妹與後來趕到的門徒,耶穌復活的事,早已告訴你們。世人把耶穌交在罪人手裡,罪人把耶穌釘死在十架,是成就救贖的必經之路。
馬丁路德曾說,十字架的神學是人們不想要的神學。我們總渴望成功、一帆風順、得著祝福,誰想去認同那個脫離不了痛苦、滿身傷痕、慘死十架上的耶穌呢?但聖經提醒我們,即使耶穌被釘死,故事卻沒有結束;在三天的死亡與黑暗之後,祂復活了。對於身受痛苦的人來說,三天感覺很長,度日如年,但與永恆相比卻極其短暫。有時我們必須容許生命在黑暗中經歷短暫的三天痛苦,因著神的同在,這一切在永恆中都將過去。
我們不必為自己的罪被釘死,但耶穌提醒你我要背起自己的十架。唯有經過十架的痛苦,才能得著復活的喜悅,唯有經過黑暗,才能見到黎明的光;若期待生命成長,就必須經歷十架之苦,而即使在黑暗最深的痛苦中,神也沒有忘記你。
時候將到,復活的大能要與我們同在。福音若只停留在十架上,它就不是好消息,而是悲劇或可歌可泣的故事;但耶穌的復活成就了永恆,吹響得救的凱歌。世界想盡辦法得到永恆,好讓所擁有的一切持續到永久,但永恆並不在世界裡。事實上,人子耶穌曾有機會成為世界的王,撒旦以萬國的榮華富貴來誘惑祂敬拜自己,然而耶穌的回答卻是:我單單敬拜那位神。祂知道世界沒有永恆,在世界做王的時間不會太長。
台灣宗教林立,宗教興起的一個普遍動機是不滿現狀,因為看透了人性的軟弱與詭詐,無法面對生命的空虛與失望,所以需要一個投影,把自己投射在理想的世界中。不斷在死人中找活人、在宗教中找生命、在世界中找永恆,最終在迷思裡愈陷愈深。如果耶穌沒有復活,我們也將在這裡面受到死的限制,掙扎尋找出路卻徒勞無功。
古埃及文化似乎摸到了一點永恆的邊,它認為來生比今生更重要,所以用盡今生的一切努力為來生做預備。法老的王宮如今已經找不到了,但墳墓還在,最高的金字塔高147公尺,將近50層樓高;死後要住的地方,比活著時住的更大、更高、更輝煌。感謝主,聖經給我們正確的信仰價值,若耶穌沒有復活,我們將永遠在虛幻中投射理想,永恆的生命不可能被成就。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是二十世紀的重要領袖,同時身為政治家與文學家。他帶領英國走過世界大戰的危機,並且也是195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邱吉爾是虔誠信靠上帝的門徒,在他活著的時候親手安排了自己追思禮拜的程序。追思禮拜當天,當一切結束,牧師站立祝禱時,在教堂的角落,一位號手吹起熄燈號,象徵著即使一代偉人也要走入歷史;而當眾人散去時,另一個角落,號手吹響起床號,令大家會心一笑。邱吉爾用自己的追思禮拜宣告一個好消息:人類的結局不是熄燈號,而是起床號。因為耶穌基督已經復活,而且祂還要再來,信祂的人將與祂一同復活,進入永恆,這是一個充滿盼望、超越死亡、勝過黑暗的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