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暫的困境之中,需要釐清自己失望的來源;向神禱告,呼求神幫助我們處理負面的情緒;順服神的帶領,願意接受試驗、蒙神醫治,並且堅定的一直走,直到以琳可安歇的水邊。
經文:出埃及記15章22-27節
証道:李路加牧師
記錄:李秀娟姊妹
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是很完美的世界,會遇到一些令我們感到失望的不公義的事、不完全的人。透過今天的經文來看神如何引導摩西在失望中站穩腳步。
一、釐清失望的來源
失望必有原因,造成失望的來源有三:
1、失望往往接著大成功之後
以色列百姓在曠野中找不著水,來到瑪拉,水苦不能喝。﹙V22-23﹚三天之前,他們才因成功的度過紅海而讚美神;事隔三天,就因沒水喝、水不能喝而失望埋怨。
大成功之後接著大失所望是人生常見的現象,這種情形在聖經中也屢見不鮮。例如以色列民過了約旦河,第一場戰役就大勝迦南最堅固的堡壘─耶利哥城,但第二場戰役卻敗給不起眼的弱小艾城。
紅海的經驗接著瑪拉的經驗,耶利哥城的大勝接著艾城的大敗,人生的大成功也往往跟著大失敗;原因是人在成功之後很容易驕傲和鬆懈。如果你剛經歷了大成功,就要有即將落入大失敗的心理準備。
2、失望常由不斷的抱怨造成
第24節是以色列百姓發怨言的開始,在接下去的章節中,他們又抱怨沒肉吃、路難走、生活無聊……曠野之旅可以說是一場抱怨之旅。原本十四天就能到達應許之地,在他們的抱怨中走了四十年。
神每次朝著對的方向,預備雲柱、火柱來引領他們,但他們稍不如意就滿腹牢騷,神只好讓他們再繞一圈。他們就這樣不斷的繞著圈子,繞著繞著,人生一半的時間就虛耗掉了;繞著繞著,還沒能進入應許之地,就都死在曠野了。抱怨的代價實在太沉重,所以我們最好不要抱怨。
3、失望常是被人遺忘的感受
到達瑪拉的三天前,摩西帶領百姓越過紅海,被當成英雄;三天後卻受盡指責變成狗熊,先前的貢獻全都被人遺忘了。
從這裡我們發現一個人生的真相,就是人在失望的處境中很容易健忘。家庭出狀況,丈夫會忘了妻子過去的付出,兒女會忘了父母過去的犧牲;經濟不景氣,老闆會忘了員工過去的貢獻。
當我們像摩西一樣,盡心竭力的幫助別人,卻被視為理所當然、被遺忘輕忽、甚至被指責的時候,該怎麼面對?25至27節摩西為我們樹立了化解失望的典範。
二、化解失望的原則
化解失望有以下二個原則:
1、處理負面的情緒
面對百姓的怨言,摩西雖然感到挫折和難過,但沒有到處訴苦,也沒有發洩在百姓身上,而是呼求耶和華,讓神來處理他的負面情緒。神指示他一棵樹,他按照指示將樹丟在水裡,水就變甜了。﹙V25﹚神改變了水的本質,同時也翻轉了摩西的心,使他心中苦楚變為甘甜。
每一個呼求神的人,神都會幫助他化失望為盼望,在生命中做翻轉的工作。「賜華冠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賽61:3﹚人在失望的光景中如果沒有轉向神,心中負面的情緒就會轉向人,發出咒罵和計較的苦水。
﹙1﹚咒罵
摩西的付出沒有得到絲毫回饋,他可以在咒罵以色列百姓忘恩負義之後,從此分道揚鑣。然而摩西選擇呼求神,不但外面的問題解決了,裡面的苦楚也消失了。
有一個屬靈的教導,如果你為自己爭戰,神就不為你爭戰。摩西歷經大小戰役,他深知這個法則,也明白咒罵不能解決問題,還會使自己在口舌上得罪神。
﹙2﹚計較
計較會帶來怨恨,當你對某人或某事懷恨在心,就是在定睛過去,用過去的悔恨癱瘓了現在的行動和瓦解將來的盼望。
摩西貴為埃及王子卻拋棄榮華富貴來拯救一群奴隸,承擔又大又難的任務。其中最難的不是蠻橫的法老王、強大的敵軍和遼闊的紅海,而是抱怨的以色列民;但摩西選擇仰望神,不跟這群百姓計較。
2、向神傾訴和禱告
﹙1﹚接受試驗
摩西投樹於水使水變甜,神就在那裡試驗他們。﹙V25﹚「那裡」是指瑪拉,瑪拉代表苦境;任何讓你痛苦、不滿、失望的事可能就是你人生中的瑪拉。神允許瑪拉的出現乃是為了試驗我們,試驗的本質和標準就是神的律例和典章。
大事的成功考驗不出人的性格和對神的信靠,日常生活中的小麻煩才能考驗出人真實的本性和是否真的相信神,紅海和瑪拉的差別就在於此。紅海顯明神的屬性,瑪拉則顯出人的本性,在瑪拉的困境中我們才會發現自己的膚淺和不經一試。
當我們的人生走到瑪拉時,將苦境交給神,向祂傾訴禱告並接受試驗,神會藉著試驗幫助我們、調整我們和修正我們。
﹙2﹚讓神醫治
耶和華是醫治的神。若聽誡命、守律例、行正事,祂就不將加與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以色列人身上。﹙V26﹚疾病不只發生在身體上,也出現在心靈上。埃及人的偶像崇拜是一種利益交換,當所求落空,就會抱怨這神明不靈,然後換一個來拜。長久被埃及統治的以色列人受到影響,也會習慣性的用對待神明的方式來抱怨上帝。
神呼召先知耶利米向百姓呼籲:「你們這背道的兒女啊,回來吧!我要醫治你們背道的病。」﹙耶3:22﹚背道就是悖逆,悖逆不單是病,而且是病源,悖逆會產生失望、不滿、傷痛、苦毒,使人身心靈都失去健康。落在瑪拉的困境中,要回轉向神,讓神醫治我們,做潔淨、恢復的工作。
﹙3﹚走出困境
以色列民離開瑪拉,來到以琳,那裡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他們就在那裡的水邊安營。﹙V27﹚要走出瑪拉的困境到達以琳的安營之地,必須思想兩個問題:
․ 走出困境的路程有多遠?
瑪拉和以琳相距13公里,腳程大約三個小時。百姓不知道走出困境的路程有多遠,到底要忍受多久,因此想往回走。事實上,與其花三天走回埃及不如多走三小時前往以琳,這告訴我們在困境中絕對不要失望,再堅持一下就能進入佳境了。
․ 要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如何才能從失望之地走到喜樂之地?
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一直走」。神沒有把以琳搬到瑪拉,到達以琳必須先經過瑪拉,在走出困境的路程中,要倚靠神一直向前走,這就是我們所走的信仰之路。
每一個失望的困境都是短暫的。今天的信息提醒我們,在短暫的困境之中,需要釐清自己失望的來源;向神禱告,呼求神幫助我們處理負面的情緒;順服神的帶領,願意接受試驗、蒙神醫治,並且堅定的一直走,直到以琳可安歇的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