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的階梯(二) 我決定調整腳步

「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他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

信息錄音檔

經文:希伯來書11章23-29節
証道:李路加牧師
記錄:楊可玉姐妹

這一系列信息在學習如何走信心的道路、爬信心的階梯。第一步我們要勇敢地:

一、進入神所賜的計畫

豐盛生命是神所賜,然而信主以後,除非竭力追求、付代價成長,否則計畫永遠只是一個完美的計畫。

記得高中最後一年,為迎接聯考,我和一位同學決定聯合作戰。很會做計畫的我擬定了進度與時間表,早上讀什麼、下午讀什麼,有時去補習班、有時上圖書館,兩人彼此督促。同學按著計畫執行,順利考上第一志願;而我有時放鬆、有時休息、有時懶惰、有時又調整一下,最後連前三志願都沒有。

世界上,十個有夢想抱負的人裡面,大概只有一個能為理想做出決定。在耶穌基督裡我們都被稱為新造的人,若要繼續成長,就不能停留在第一個階段。

 

二、我決定調整腳步

決定調整腳步須倚靠主做三個決定:

1.面對挑戰或沈溺習慣

習慣不一定不好,這裡用「沉溺」一詞,乃是特別指出某些不好的習慣對生命發展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影響上帝對我們的計畫。一旦決定面對挑戰,就應從兩方面來學習:

a.懂得割捨。有些人因嚴重的意外或疾病必須截肢以保全性命,割捨乃是不得不為。今天的經文記載:「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他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v.24, 25)「不肯」與「不願」是摩西的兩種割捨,前者割捨了安逸的生活,與神的百姓同受苦害,意謂他的身分從王子變成奴隸。後者是他對當時代屬情欲的、放縱的、敵擋神的文化做出表態,即使在罪中之樂暫時停留,摩西也不願意。

b.迎戰困難。摩西決定順服神的帶領,面對諸多難處並不逃避。埃及是當時的強權,而手無寸鐵的摩西回到埃及後對法老王所講的第一句話是:「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容我的百姓去,在曠野向我守節。」(出5:1)這便好像到北韓要求金大將軍讓他的百姓回歸自由一樣困難。果然法老說:「耶和華是誰,使我聽他的話,容以色列人去呢?我不認識耶和華,也不容以色列去。」(出5:2)不但如此,他更變本加厲地惡待百姓,加重他們的勞役與處罰。

摩西心痛地向上帝禱告:「主啊,你為什麼苦待這百姓呢?為什麼打發我去呢?自從我去見法老,奉你的名說話,他就苦待這百姓,你一點也沒有拯救他們。」(出5:22-23)許多時候的確看似如此,因為一旦遵行神的話語,我們的痛苦就來了,磨練與修剪就來了。耶和華神回應摩西的禱告說:「現在你必看見我向法老所行的事……」(出6:1)這預告了神掌權的時刻。緊接著,精彩的十災讓法老剛硬的心一下子柔軟下來,終於應允百姓出埃及。

2.付上代價或抱怨連連

當困難在眼前,不願付上代價的結果往往就是抱怨連連。摩西按著神的旨意帶出百姓,經歷神的奇妙大能與作為,然而在出埃及後的第三天(參出15章),由於瑪拉的水苦不能喝,百姓便開始抱怨。經文記載神指示摩西將一棵樹丟在水裡,使水變甜,但其實若不抱怨,他們只要再走一小段路,前方的以琳就有十二股泉水、七十棵棕櫚樹。

出埃及後的第四十五天(出16章),因為沒肉吃,百姓又再抱怨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出16:3)第九十天(出19章),摩西上西乃山與神說話,焦急的百姓在山下為自己造偶像。出埃及不過三個月的時間,他們已經不再相信前有盼望。

以色列百姓在曠野中至少要付上兩個代價:a.學習順服—以免浪費生命。從曠野到迦南地的路途其實不遠,約書亞差探子來回只需四十天,再怎麼走,這條路至多一個月就能到達,而他們竟然走了四十年。不願學習順服的結果就是浪費生命。

神的話語說:「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5:16)。來到教會,若你不是每天讀經、禱告,沒有好的靈修生活,沒空參加聚會,卻把時間花在世俗虛談,讓心思意念裝滿神看為無價值的事,你的心當然不會渴慕神。

b.願受管教—以免試探上帝。《希伯來書》三章7-11節回應了舊約中以色列民在曠野四十年的記載,他們的經歷成為我們的鑑戒:不斷觀看神的作為卻不曉得神的心意,心中常常迷糊沉睡而不覺醒,甚至不斷試探神……凡此種種,讓神在怒中起誓,下了重手。這些人本是應當進迦南的選民,如同你我被神揀選,但不能因此以為自己一定進得了天國。

神付重價救贖我們,若願接受管教,我們的生命將會得到很多益處。大衛在他所寫的詩中這樣說:「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23:4)曾經作為牧羊人的他照管羊群,有時用杖、有時用竿。當羊走偏時,用前頭有彎勾的竿將牠牽引過來,再以杖重擊,這兩種工具的使用代表著權柄與引導,為的是叫羊不再迷失方向。

3.迎向未來或緊握過去

我們無法緊抓過去不放,同時又往前移動。這是當決定面對並付上代價時的第三個決定。神為我們引導方向,而我們要懂得如何向著標竿直跑。

a.以信心的腳步走前路。神給摩西的使命是:「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地領出來。」(出3:10)首先他要忘記過去,讓自己從綑綁與轄制中走出來,如此才能繼續前面的道路。「摩西死的時候年一百二十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申34:7)這是聖經對摩西最後的形容。今天的經文四次提到「因著信」,因著順服,摩西的生命滿有神的祝福與榮耀,雖年老仍然康健,絲毫不亞於埃及王子的尊貴名聲。

b.以上帝的眼光看凡事。人不知道未來如何,因此更要調整自己,以神的眼光去看事情。記得剛到美國時,我仍帶著台灣許多父母的教育方式,總是因孩子成績不佳而責備他。有一次孩子把成績單藏起來,我發現後,生氣地問他為何這麼做,孩子回答怕被罵,因為我只看到他成績單上的B,忽略了裡面其實也有幾個A。那次談話之後,我難過地向神禱告,得到兩個感動,第一,對孩子不能只懂要求,還要陪伴;第二,學習從神的眼光來看孩子,而非按著自己的期待。當我順服感動,開始陪伴孩子之後,才發現陪伴其實很不容易,好像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一樣。孩子念書很不專心,某次學校要求背誦美國的五十州與州政府所在地,教了半天,我都背起來了他還不會,這讓我不由得心中煩躁,不斷向神禱告:「主啊!賜我摩西的耐心!」

感謝孩子們讓我有更多成長。很多時候,行走前路,我們給自己做了很好的安排與計畫,在方案A中放進一切最佳資源,萬一此路不通,還有方案B。然而《馬可福音》12第10節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從神的眼光來看,這兩個方案有了新的定義:若按我們自己的心意,方案A所能成就的不過一般般(Average);然而按著信心,踏著調整的腳步去做決定,當時候到了,神必會讓你成為神國度的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