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形來看耶穌的名字:耶是「耳」﹙左﹚、「邑」﹙右﹚的組合,穌是「魚」﹙左﹚、「禾」﹙右﹚的組合;每個部件都有深刻的涵義。
經文:馬太福音1章18-25節
証道:曾敬恩牧師
記錄:李秀娟姊妹
歷史上基督教曾經四次進入中國,直到清嘉慶12年﹙1807年﹚馬禮遜才成功站穩。第一次在唐朝,「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中有明確的記載﹙大秦即羅馬、景教即基督教﹚。當時翻譯成中文的景教經卷裡有許多用語與現在差別頗大,例如默西亞﹙彌賽亞﹚、厄瑪奴耳﹙以馬內利﹚、移鼠﹙耶穌﹚。尤其是「移鼠」,雖然中文發音與希伯來文「耶穌」的發音很相近,但是你仍會感到困惑:中國文字博大精深,怎麼會選擇鼠這個字來翻譯呢﹖
希伯來文有一種用文字型態表現的「冠頭詩」,或稱「藏頭詩」。希伯來文共22個字母,依次將每個字母作為一節詩句首字的開頭;在舊約聖經的《詩篇》中凡22節的都是希伯來字母的藏頭詩,如25、33、34、38、103等篇;又如第119篇有176節分為22段,從第1節起每8節換一個字母直到第22個字母為止;還有箴言31章10-31節論賢德的婦人,都是屬於這種類型的詩。
羅馬時代的基督徒曾用「魚」這個字作為表明信仰的暗號,就是受到字母藏頭詩的觸發。「ΙΧΘ丫Σ」是希臘文的「魚」字,這5個字母正好是5個希臘詞彙的字首,翻譯成英文是「Jesus Christ Son Of God Savior」,意思為「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是救主」。當初代教會受羅馬政府逼迫時,這個「魚」的記號曾幫助了無數逃亡門徒度過難關,並協助他們彼此相認與接納;這個記號為主內一家、四海皆弟兄,下了完美的歷史註腳。
天使在約瑟的夢中顯現,吩咐他要給將出生的兒子起名叫「耶穌」。耶穌與約書亞其實是同樣的名字,耶穌是希臘文的音譯,約書亞是希伯來文的音譯,意思是「耶和華是拯救」,正符合天使所說的:「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1:21﹚
從字形來看耶穌的名字:耶是「耳」﹙左﹚、「邑」﹙右﹚的組合,穌是「魚」﹙左﹚、「禾」﹙右﹚的組合;每個部件都有深刻的涵義。
耶字的左邊是「耳」,耳的功能是聽。聖經中與聽有關的教訓:
「凡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太11:15﹚「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太7:24-25﹚耶穌的兄弟雅各的教訓:「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雅1:22﹚
耶字的右邊是「邑」,邑是人聚居的地方。聖經中與人所居之地有關的教訓: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太9:35﹚「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16:15-16﹚「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24:14﹚「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穌字的左邊是「魚」,聖經中有很多關於魚的經節:
「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9﹚彼得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麼。」但聽主的話下網,使兩艘船因為滿載魚獲幾乎要下沉。﹙路5:1-8﹚耶穌曾吩咐彼得去釣魚,將先釣上來的魚口打開,必得一枚銀幣,可以拿去繳庫銀。﹙太17:27﹚彼得等七個灰心挫敗的門徒,照著岸邊耶穌的吩咐撒網,就打著153條大魚。﹙約21:1-11﹚耶穌以「五餅二魚」及「七個餅幾條魚」餵飽了至少五千及四千個男丁,還不計女人與小孩。﹙約6:8-13,太15:32-38﹚
穌字的右邊是「禾」,禾指成熟的稻子或麥子,聖經中與禾有關的經節:
莊稼已熟不僅可以收割,而且被收割後要放在永恆的天國倉裡。因此,主吩咐門徒說:「舉目觀看,莊稼已經熟了。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太9:37-38﹚再加上以禾研磨擀製再燒烤而成的麥餅,主在最後的晚餐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太26:26﹚
從字義來看「耶穌」的名字。古代「耶」與「爺」字通,意思是「父親」。程大昌《演繁露.父之稱呼》:「今人不以貴賤,皆呼父為耶。」例如《古文苑.木蘭詩》:「軍書十二卷,卷卷有耶名。」
「耶」字有父親的意思,耶穌與天父的關係非常密切:
「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與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約1:17-18﹚腓力對耶穌說:「求主將父顯給我看,我們就知足了。」耶穌回答他:「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約14:8-9﹚所以我們只要憑著信心,就可以從耶穌看見祂背後乃至於在高天的天父上帝了;因為「凡不認子的,就沒有父;認子的,連父也有了。」﹙約壹2:23﹚
「穌」與「蘇」字通。釋文:「蘇亦作穌。」死而更生曰「穌」,今經典統用「蘇」,俗作甦」。多種中文字典、辭海查到的「穌」、「蘇」、「甦」都作同一解釋。
「穌」與「甦」通用,如今我們知道:「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更深一層的意義與緣由了! ﹙詩 23:3﹚死而更生就是死而復活的意思,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11:25﹚
原來在「耶」字之上有一個看不見的「父」字;祂就是天父。在「穌」字之上有一個看不見的「艸」字;原來基督就是復活﹙蘇﹚的主。
將「耶」的字形與字義連起來:要聽道、傳福音到普天下,能夠看見天父上帝。將「穌」的字形與字義連起來:要收割莊稼、得人如魚,有一天就會復活。耶穌的名字已經完全顯明基督信仰的要義。
我們稱耶穌為「主」。主字的甲骨文字形類似營火或火把,下面是柴枝,上面的「丶」表示火焰。一片漆黑之中,火炷所在一定是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主」字含有核心、決策的意思。
了解主耶穌聖名的涵義之後,下面幾個問題有待各位思索:
1、主耶穌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擁有絕對的主權?
2、在今天的信息中,對你的信仰有什麼領受與提醒?
3、你要如何重新規畫你的信仰生活?使耶穌真活在你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