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基督來到世界上,道成肉身,也就是一種宣教。
經文:《約翰福音》1章14節
證道:莊明哲牧師
記錄:謝以慈姊妹
什麼是「宣教」?奉獻物資、金錢、支持機構、派遣短宣隊,都算宣教嗎?這些其實都是宣教「事工」、而非宣教的本質。宣教最基本的定義,就是向世界傳揚福音,而此為耶穌的大使命;那麼,使萬民、也就是未得之民成為耶穌的門徒,又是誰的責任呢?耶穌吩咐我們,要使我們身邊這些還不認識基督的人,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教會做幸福小組、接觸那些未得之民,就是一種宣教;耶穌基督來到世界上,道成肉身,也就是一種宣教。
我們也能做「跨文化」的事工。就算當地沒有宣教士,我們仍然可以為當地守望禱告——不僅是以色列,也要為哈瑪斯禱告。而跨文化的福音事工,也是宣教的重點。就算只是鄰居,因著生長環境、教育的不同,也算是種跨文化宣教。我們拒絕上帝的那道光,但耶穌仍然願意道成肉身來到世上;因此我們也要效法耶穌基督,跨文化、道成肉身的精神和做法,如同德蕾莎修女的榜樣。
與人同在——臨在
經文上寫道「住在中間」,此句的直接翻譯就是在其中紮營。以色列人出埃及後,跟著雲彩的動向、分支派安營,當雲彩下降在各營地正中間的會幕中,也就是神在當中與他們同在(出40:34-38);耶穌的宣教也等同於來到世上、紮下帳篷與人同在。而宣教也是與人同在、臨在的行動——舉辦幸福小組聚會也是一樣,帶著有點熟又不太熟的朋友來聚會,也需要常常關懷陪伴他們。臨在,就是宣教的第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
《馬太福音》第一章的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也是耶穌的名字。當耶穌道成肉身時,就顯明他與我們同在。簡單來說,宣教就是與人在一起。很多時候,best也許在當下不覺得自己需要福音,但他可能需要陪伴,而同工陪伴在他身邊聽他說話,就能更了解他的需要,也成就了福音的預工。
我們前往緬甸宣教,並不是要教導他們什麼,很多的事工部分是要與當地居民學習、帶著謙卑、住在他們的中間、了解他們的需要以及想法。只有了解他們的想法,才能用適當的方法及語言傳揚福音給他們;並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導,而是進入人群、社區,前進宣教的禾場。
即便是你身邊最不可愛的鄰居、最懶惰的同事,他們都是未得之民。多一點關心和瞭解,說不定就可以知道他們為什麼令人詬病?正因為瞭解,會產生更多憐憫的心。
充滿恩典與真理
經文上寫道耶穌臨在的本身,就是充滿恩典與真理的表現,也是我們白白得著的恩典。
1.恩典:是耶穌付出代價。上帝藉著耶穌賞賜的恩典,使人可得到救贖、使人的生活更豐盛、與上帝同在在永恆中。
2.真理:耶穌自己就是真理。如同第6節,耶穌藉著自己把真理活出來、傳揚在我們中間。耶穌在四福音書常常重新詮釋舊的律法,他宣教的時候也清楚解釋神的真理為何,而不是當時的人自己理解的樣子。一直到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他都將真理展現在自己身上。
因此,宣教要向人彰顯恩典與真理。在人當中、藉著給予恩惠與幫助,展現出神的恩典,更也展現了神的救恩。在緬甸宣教時,發現他們對聖經和中文的理解都比較片段,因此許多對聖經的歸納、分析能力偏弱。因此在上課的過程中,除了語言、還要多教給他們分析、歸納、邏輯的能力。在不同文化中,傳揚真理時也需要理解對方的背景,才能完整地將福音傳給他們。
彰顯上帝的榮光
神的榮光,就是祂獨生子的榮光;舊約聖經中,神的榮光也象徵著上帝的同在。(出24:16)當以色列人搭好帳棚會幕時,神的榮光就臨在在他們中間。榮光顯明了神的同在——雲彩遮蓋了西乃山,耶穌充滿恩典和真理的臨在,就是彰顯了神的榮光,使人明白神愛世人的心。宣教,也就是彰顯上帝的榮光並使人看見。
當你在未得之人中間有美好的見證,也許是只是脾氣、個性的改變,就足以活出真理和恩典,活出上帝的榮光。
完成上帝所託付的使命,就是使萬民成為祂的門徒。(太18:19-20)成為世上的鹽和光,使世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進而認識上帝,並且將榮耀歸給上帝。(太5:13-16)「祂必興旺,我必衰微。」(約3:30)神的光照了我們,反映出來使人看見,我們變得更好、更體諒、更願意饒恕、更有恩惠,這些都是我們在實踐真理。
在《馬太福音》第9章35-36節中,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傳揚福音、醫治各種病症,進到需要的人當中,上帝的恩典透過耶穌宣揚出來,這些困苦流離、沒有牧人的羊,就被耶穌憐憫,並且與他們同在。詩歌《改變我》中有句歌詞寫道「讓我們的心能夠貼近主的心」,貼近那些無論是家人朋友、甚至是同事路人,那些沒有盼望、被綑綁轄制的未得之民。耶穌道成肉身完成上帝救贖世人的工作,成為教會宣教的榜樣,就讓我們也走進社區和世界,宣揚神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