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傳道書1章1-11節
証道:李路加牧師
紀錄:李其諭姊妹
「弟兄姊妹們,這一年來你過得好不好?」這真是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若要回答得正確,必須要先有個「好不好的標準」。公司以營運績效、學生以成績或學校、家庭以收入或生活品質、政府以國民平均所得或失業率來評估這一年過得好不好。根據這些標準,許多人因此患了過年恐慌症,害怕在過年期間被親戚朋友問起「什麼時候生小孩?」、「你在哪裡工作?」、「你賺多少錢?」……造成我們不太想過年。
無論好不好的標準是什麼,我們都要為新的一年設下目標和盼望,然後根據這個目標和盼望評估自己這一年過得如何。事實上不只是過年,我們的生命也是如此。今天的主題「過年過節過一生」其背後意義是「如何活出人生應有的目的」。在過年過節中,我們的一生也隨之這樣過了,然而,我們有活出人生應有的目的嗎?
猶太人過年和我們很相像,他們會回家守住棚節,聚集在會堂裡一起讀《傳道書》這卷書,提醒人們在新年吃喝快樂之餘別忘記人生意義為何,讓人們再次定焦人生目的、避免落入人生悲劇。
所羅門王被稱為最有智慧的君王,他在年少時作情書《雅歌》、中年時作勵志《箴言》、老年時他回顧自己的生命作了《傳道書》,述說他一生中最真實的體驗,也在當中告訴我們,若不明白人生的目的,將產生三種悲劇:
一、生命看似沒有益處
「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v.2)」希伯來文中沒有最高級,重複的字詞被用來表達至極之意。「虛空」一詞並非否定物質世界,也並非表示虛無飄渺的狀態,而是這個現實又物質化的世界所帶給我們的感受。
所羅門王問道:「勞碌有何益處?」其實勞碌應該是有益處的,我們也因此努力、盼望從勞碌中得到益處。當勞碌無法帶來我們真正想要的,不是勞碌的問題,也不是益處的問題,而是我們生命出了問題。
我們所處的敗壞世界正加速使人遠離上帝,許多報告指出自殺率越來越高。當我們把神從生命中挪走,生命意義及目的的選擇權就變得微小。哲學家羅素曾說:「如果我不相信神的存在,這會在我生命當中帶來嚴重的後果」;佛洛伊德也說:「如果要提到人生目的這個想法,那絕對是取決於一個宗教信仰系統」。這兩位無神論者一方面否定有神,另一方面似乎又無法否定自己心裡那最真實的感受。
在神以外尋找人生的目的和益處,如同白老鼠走迷宮,即使遙遙領先,但仍舊是實驗的白老鼠。若沒有從神而來的生命,我們可能只是個隨機的意外、進化論中連鎖反應的突變,或是比較複雜的細菌罷了。
二、生命看似永不滿足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地卻永遠長存。日頭出來,日頭落下,急歸所出之地。風往南颳,又向北轉,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萬事令人厭煩(或譯:萬物滿有困乏),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v.4~8)」所羅門王以大自然現象來表達人生的短暫、不滿足、不知去向,更在第八節中感嘆有限的人生充滿了厭煩。有人因著人生目的的缺乏感而選擇自己去創造、尋找人生意義,以喜歡的事物來填滿空缺,用盡一生去追尋的結果卻讓人非常不滿意,因為我們搞錯了方向。
受造者的意義由創造者決定,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若改由受造者來決定自己的受造意義,如同把牙刷用來刷皮鞋、把毛巾當成抹布用,雖然堪用,卻忽略了當初受造的目的。我們本將神放在生命中心,一旦以其他東西代替神就容易成為「癮」,這是一種被挾制且不滿足的生命狀態。
三、生命看似沒有價值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v.9~11)」人生似乎只是沒有意義地重複、存留,毫無價值。
這三種悲劇變成主題充斥在各式各樣的書籍、戲劇中,不斷重複上演,然而我們應該如何積極活出人生目的、避免悲劇呢?
「大衛在世的時候遵行了神的旨意,就睡了(或作: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這是使徒行傳十三章36節中對所羅門王父親大衛的評價。從大衛的生命裡我們看到:
一、把握在世的時候
每個人人生所經歷的不同,但共通點是都有一段在世的日子。神對我們有個奇妙的計畫,這計畫是長久而且永恆的。神在乎我們在世的日子,更在乎我們永恆的日子。在世的日子裡,要知道生命是為永恆所預備的,也透過在世的時間,明白神永恆的旨意。
二、遵行了神的旨意
我們都盼望自己明白神的旨意,但通常神的旨意不是馬上可以懂的,從聖經看大衛的生命經歷也是如此。神99%的旨意都在聖經裡,我們卻容易定睛在要用什麼方式才能明白神的旨意,在屬靈生命中只願做個嬰孩,不明白聖經、和神關係也不好,於是被卡住無法往前走,反而更無法明白神的旨意。
別只是看大衛如何蒙福作王,大衛並非一生順遂,在他還不能明白神心意的時候,曾遭遇掙扎、被攻擊到幾乎喪命,他卻定意以信心跟隨這位永活、有權柄的真神,在困難當中求神堅固他,使他成為一個遵行神旨意的人。
「遵行神旨意」或作「服事那一世的人」,我們這一世的人就是我們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一百個人,讓我們自己成為這一百個人的祝福和服事。
三、沒有遺憾的睡了
生命並非如佛教所說的輪迴循環,生命直線往前進,沒有再一次機會。有一天耶穌會再來,帶領相信主的人活在祂的永恆裡。生命的兩個最終結局:進入神的永恆或永遠地遠離神,關乎著我們在世的選擇和目的。從所羅門王身上,我們看見人生的虛空;從大衛身上,我們看見神的永恆。求神幫助我們,活出祂為我們所預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