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應許的計劃

神成就的應許是照祂的方式做事,且按照祂的時間表來成就。當神的應許尚未成就,我們更當積極的等候,學習恆久忍耐的功課。

信息錄音

經文:希伯來書6章13-20節
証道:李路加牧師
記錄: 黃道貞姊妹

神的應許跟神的話語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如何活在神的應許當中? 這是許多基督徒所不明白的事。一個人若沒有穩定的讀經進度、也沒有固定的靈修生活,當他遇到困難時,若想隨便翻開聖經尋求適時的引導,如此用斷章取義的方式來讀神的話語,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我們要活在神的應許裡面,就必須先領受神的應許。「應許」就是上帝的承諾,是祂的信實要成就的事情。上帝既然承諾了,就一定會作成。在要成就應許之前,祂預備了一些計畫,使人透過神的計畫進入神的應許當中。神應許要賜給以色列百姓進入到迦南地時,他們必須要按著神的帶領和計劃往前走,他們需要等候、要自潔、要過約旦河、要面對征戰,才能完全進入到應許之地。在進入應許之地以前,神有祂一定的計劃,在計劃過程中會學習成長且有磨練。正如我們成為神的兒女,神應許我們進入永生,但在進入永生之前,我們必須先進入到祂救贖的計劃裡;因著耶穌基督,我們相信神、有赦罪、有成聖、且得榮耀,我們才能進入到永恆的國度裡。如何領受神的應許呢?

一、領受神的應許

1.聖經所記載的應許

    整本聖經裡記載了有8,810個神的應許,其中神對人的應許有7,487個,遠超過了85% 是對人生命的祝福和帶領,是神賜下及時的幫助和安慰,這是基督信仰與別的信仰最大的不同之處之一。一般民間信仰都是人向神的應許;如果所求的事情成就了,信徒就會演一齣歌仔戲給神明看、或擺一桌筵席來酬神……。而聖經中的應許是神向人的應許,這應許不僅代表神的信實,也代表神的慈愛,因為祂是守約施慈愛的神。在計劃中的磨練,神的慈愛與我們同在,否則我們無法堅持到底,神的應許猶如極珍貴的珠寶,每一個應許都是神賜給我們屬靈的財富。神學家慕迪說「我們只要持續不間斷地研讀聖經,你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個貧窮的人。」很多時候我們的貧窮不在於缺乏,而在於懶惰;我們懶於每天讀聖經、懶於靈修。應許不是馬上成就的,而是持續性的。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們要殷勤領受,並學習神的話語。聖經學者摩根說「聖經從來不向懶惰的人說話。」所以我們要多讀聖經,可以幫助我們更多的倚靠神,而勝過倚賴人。

2.聖經所啟示的應許

˙直接的感動:我們的神不是只活在聖經那個時代的神而已,如今神一直都在。聖靈成為保惠師,在我們需要時,聖靈會賜下祂要帶領我們的方式和感動,這是一種直接的感動。這跟我們建立屬靈的敏銳度有極大的關係(有靈修生活和禱告的生命)。若是我們對神的話語有很深的渴慕和尋求,聖靈會透過祂的感動來帶領我們。

˙間接的感動:當聖經所記載的應許和聖靈所啟示的應許同時相交時,往往是聖靈透過環境來感動你,這重疊的部分,包括你所讀到的經文、聽別人的分享,或是閱讀屬靈書籍時所看到的經文,若同一段經文不斷地出現,那就是神重覆的在提醒你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這是為什麼我們的生命可以很豐富的原因,聖經和聖靈成為我們應許中的幫助者。

二、進入應許的計劃

1.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 (v.14)

    在創世紀22:17-18節更詳細記載神要賜給亞伯拉罕完整的祉;當亞伯拉罕願意順服而獻上愛子以撒給神的時候,神再次的重申對亞伯拉罕的祝福和應許。祂所賜的三個大福是A.必使子孫多起來-得應許之子:以撒。B.必得仇敵的城門-得應許之地:迦南美地。C.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得應許的彌賽亞:耶穌。亞伯拉罕所得的福是由自己的家庭擴展到整個國家,再擴展到整個萬族,也使萬人因著耶穌基督得福。

2.讓應許成就

A.有恆久忍耐的心志 (v.15)

    我們要得著應許就必須經過「恆久忍耐」的磨練;亞伯拉罕七十五歲時,等了二十五年才得到所應許的孩子以撒;以色列的子孫等了四百多年才進入所得應許的迦南美地;猶太百姓等了二千多年才得到所應許的彌賽亞耶穌基督。聖經更告訴我們「愛是恆久忍耐」這些都跟情緒和壓力有關;我們若真的倚靠神,在祂應許成就之前,我們學習恆久忍耐就能產生兩方面的能力。

˙控制情緒的能力:當你能恆久忍耐的時候,你就能夠承受壓力,就有控制情緒的能力,而不是讓情緒來控你。

˙承載壓力的能力:神的兒女因為知道神的恩典夠用,就能夠忍耐、願意等候,以致能面對所承載的壓力。

    亞伯拉罕不會因為等不到神的應許,而向神發怨言,因此就不相信神。你會發現他的信心一直被神挑旺著,他的心裡充滿了平靜安穩的力量。因著他的順服與信靠,他的信心可以大到一種地步;即使他用柴刀把兒子以撒給殺了,他都相信神必讓他復活;他已被操練了「恆久忍耐」的功課。

    神成就的應許是照祂的方式做事,且按照祂的時間表來成就。當神的應許尚未成就,我們更當積極的等候,學習恆久忍耐的功課。耶穌是神的兒子,有神的能力和權柄在祂的身上,耶穌要彰顯神蹟的時候,祂都要等到神的時候滿足了,祂才會去作,使神蹟成為美好。摩西貴為埃及王子,豈肯屈就自己的身份去做服事人的工作;神卻讓他在曠野等候四十年,他的個性被神調整,且學習了恆久忍耐。當神的時候到了,神才會使用他;摩西回應神的帶領,他學會了情緒控制的能力,也有承載壓力的能力,去帶領這群以色列百姓出埃及。

B.要滿心相信

    當亞伯拉罕知道神要賜給他兒子以撒時,他的態度是如此的堅定;羅馬書4:20-21「並且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裡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裡得堅固,將榮耀歸給神,且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做成。」在我們的信仰過程中,我們也有軟弱的時候,故常做這樣的禱告:「我們信心不足,求主加添。」我們要怎樣在主裡面被訓練成「滿心相信神」的人呢?

˙要抓住神的應許:不斷地抓住神的話語向神禱告,可操練我們的信心。神賜給我們的應許有A.一般的應許:即得救恩的應許。叫我們罪得赦免,成為新造的人,使我們得以自由,且得更豐盛的生命。B.特殊的應許: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領受到這樣的應許 (如耶穌使拉撒路復活)。當我們為得應許禱告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將一般的應許當作特殊的應許來禱告。有家人生重病時,在情感上我們當然希望家人能病的醫治,但神的作為不一定是按照我們的期盼;神會用一般的應許來堅固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走過死蔭的幽谷。

有時候神不一定讓我們的家人得到地上的醫治,而是讓他得著天上的醫治;在被主接走之後,在天上沒有疾病、沒有痛苦、沒有眼淚。我們為家人禱告是要確認他是否得著永生的盼望,我們寧可他得天上的醫治,勝過得地上的醫治。

˙要帶出順服的行動:不是只你有需要時才去抓住神的應許而禱告,平常就要有這樣的操練。在禱告之後就要馬上帶出順服的行動。順服的角度是我們相信神,不是因為我們完全明白;亞伯拉罕不是完全明白了,他才順服,他是因為相信神而願意順服。在人順服以後,神的應許才會逐漸的成就。亞伯拉罕的禱告總是帶著信心,他的信心必帶出行動,這是非常重要的態度。

C.要持定盼望 (v.18-19)

˙逃往避難所:在等候神所應許的盼望還沒有來到之前,在熬煉的過程中,我們遭受攻擊、遇見風暴,神必會帶領我們到避難所,使我們得到力量和安慰。神為了祂的信實,神的旨意永不更改,就起誓為證;起誓原是人墮落之後的產物,因為人說話不可靠,透過發誓來讓別人相信。但神是至高至大的神,祂本不需要發誓的;然而為了人的軟弱,祂就以自己來起誓,讓人的軟弱可以加倍的信靠;我們會失信於神,但神的應許永不落空。

˙進入避風港:經上說「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內。」神的應許安定在天,祂所賜的盼望非常的牢靠。我們的生命好像一艘船一樣,在人生的風暴當中不斷地航行。在風暴中,你需要找一個避風港,讓靈魂的錨可以牢靠;除非你把這個盼望拋在耶穌的身上,就可以透過祂引導我們進入避風港。做先鋒的耶穌,祂引導我們在風暴之中進入避風港。船的錨是拋入海裡,還會震動,但是靈魂的錨是拋向天上,永遠不會搖動,又堅固又牢靠。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很大的盼望,趕走一切的黑暗,帶領我們進入到永恆的光明裡。神是使我們有盼望的神,若是我們可以按著祂的計劃,帶領我們進入到應許之地,我們就可以在祂一切的豐盛裏,領受祂應許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