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看得很清楚,祂一路觀看你成長過程中的每個遭遇。讓看清一切的主來帶領你的人生,是最安全正確的選擇。
經文:哥林多前書13章11-13節
證道:李路加牧師
記錄:楊可玉姊妹
自從實體聚會恢復,我看到許多孩子回到教會,驚訝於他們成長的快速。相對於孩子們漸漸長大,我們的生命也日益成熟。
《哥林多後書》4章16節說:「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如今科技發達,再怎麼「整」,外體的毀壞仍不可逆,然而內心卻能一天新似一天。所以不要害怕外在受到肉體健康、疾病,以及各種難處的影響,重點在於內在生命的成熟與否,而所謂成熟,跟年齡和工作經歷都沒有絕對的關係。
今天的經文接在眾所熟知的愛的真諦之後。愛的真諦表達出愛的最高境界,然而如何從個人有限的愛,或曾在愛中受傷的光景,走進神所預備的愛的環境與生命?經文告訴我們必須重新面對生命的幾個問題:
一、丟棄孩子的事
11節說:「我作孩子的時候,話語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話語模式、心思想法,以及意念價值,在孩子是自然天真的表達,然而經文的最後一句提醒我們,生命既然成長,就該把不成熟的丟棄。
0-8歲是一個人成長定型前的重要時期,此時期表現出幾個特色:
‧孩子的世界是以自我為中心
‧孩子不會體貼別人的感受
‧孩子凡事都要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孩子會隨意哭鬧
‧孩子不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聖經提醒我們,既成了人,就要把這些孩子的事丟棄。然而從小養成的習慣與行為模式改變不易,必須經歷學習的過程。0-8歲又可分為兩個階段。其中0-5歲的成長,唯一要做的就是「學習順服」,因為有些當作的事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必須順服在一個具體的權威裡。《箴言》29章1節說:「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杖打代表權柄,父母必須拿起管教的責任與權柄,讓孩子學習順服,才能加增智慧。等到孩子超過8歲以後,甚至進入青少年時期,具體的權威就不再適用。
第二個階段,從5-8歲起開始接觸外面的世界,同儕的影響也加入其中,這時要做的是「學習調整」。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讓孩子在定型前有調整的機會。若這段成長經歷是負面的,未來需要很長的時間來修補。
在耶穌基督裡的成長也是如此,信主的最初要學習順服,接下來學習調整老我的價值觀,脫離孩子的行為模式。
二、面對真實的生命
屬靈的智慧能幫助我們看清自己的處境,了解世事單憑眼見未必為真。想要真實面對生命,必須認清兩個事實:
1.主在觀看。
12節說:「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糢糊不清(原文作:如同猜謎);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若不在乎神的看法,自己看自己,就像透過鏡子那樣模糊不清。看不清未來卻又想知道,難免生出許多猜測疑問經文上說,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那時」就是生命結束時,到那時才看清,豈不太可悲了嗎?聖經提醒我們,主看得很清楚,祂一路觀看你成長過程中的每個遭遇。讓看清一切的主來帶領你的人生,是最安全正確的選擇。當我們遭遇患難、傷害,有時神會伸手,有時祂會放手,因為成長所需,祂知道有些熬煉我們必須經過。我們有時不明白神的作為,只求主預備平坦的道路,甚至想要觀看那預知未來的鏡子,但卻模糊不清。其實不用等到那時,神此刻就知道我們的遭遇,祂看到過程中你的掙扎、痛苦成長的代價,甚至看到你願意接受主的管教,在苦難中緊緊抓住祂。
2.主深知道。
12節的最後說道:「……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曾經有位姊妹在受洗前作見證,她的人生經歷坎坷,而她在眾人面前說:「如果你知道我心裡面所知道的,無論花多少代價,你都不怕。」雖然人生很多遭遇她不明白,但她相信主知道,所以放心讓那些不明白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知道」在原文是認識,主對你的認識超過你的家人,甚至是你自己。你的生命是祂所造,祂是牧養你的主。詩篇139篇1-3節中,大衛如此表達:「耶和華啊,你已經鑒察我,認識我。我坐下,我起來,你都曉得;你從遠處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臥,你都細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在同一篇的16-17節中,他又說:「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神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其數何等眾多!」神對我的認識是如此透徹!最後兩句指出,神有許多話想要告訴我們,祂寶貴的意念要向人顯明,但我們卻常領受不到。因為經過社會化、世俗化,我們漸漸按著世界價值而活,以至於關上了耳朵。
三、做價值觀的轉移
神賜下屬地的事物,我們要懂得將這些轉換為屬天的價值。比方每天24小時該如何善用?如果你花三小時上網追劇,固然沒有傷害,但也沒有益處,是一種愚昧的投資。如果改變一下,追劇一小時、靈修一小時,剩下的一小時走出去幫助需要的人,如此運用便有了價值。
到那時,神會按著我們所做的聰明或愚拙之事來審判我們。而要做有價值之事,首先需要一個有價值的目標。13節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經文提醒我們,這三件是要「常」存的。世人都知道要存錢,金錢可讓人享樂,但當面對患難時,人們需要信、望、愛,若平日庫存為零,要用時就拿不出來。
1.存有信──透過試煉。信心不是說有就有,必須透過生命的熬煉,來考驗信仰是否紮實,一次一次地儲存。
2.存有望──透過異象。盼望包括了人生的目的、神的應許,以及神所給的價值,讓這些在你的生命中不斷紮根。
3.存有愛──透過基督。羅馬書8章35節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這是一段很深的對話,也是保羅的真實經歷與信仰宣告。
38-39節,他肯定地說:「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其中強調「深信」,這些信心早就存在他裡面,所以即使遭遇患難,他仍宣告一切權勢「都不能」大過愛我們的主。
我們信主,因為耶穌先愛我們,為我們被釘死十架。保羅強調最大的是愛,因為到那時你便全知道,你的信心和盼望都已成就,唯有愛是永不止息。
神的愛要在我們生命中建立三種關係的重點:
‧接納:每個人受造不同,有強項也有軟弱,而神照著本相接納我們。
‧寬恕:神的本質裡有一切的寬恕,祂願意赦免我們一切的過犯。
‧恩典:神樂意賞賜我們美好的事物,但若非神所賜,單靠自己抓取不住。
耶穌的話提醒我們要彼此相愛,好像基督接納、寬恕、恩待我們一樣,使生命帶出極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