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要即時,要把握機會。奉獻不只關乎金錢,更關乎我們與主的關係。
經文:哥林多後書8章1-15節
証道:劉光啟牧師
紀錄:廖郁淳姊妹
有二位英國牧師為著建堂的需要去拜訪一位富有且愛主的長老,長老慷慨地簽了張一萬英鎊的支票,並接待他們一起用餐。席中長老得知他所投資的三艘遠洋漁船碰上風浪沈沒的消息,二位牧師除了感到難過,也擔心奉獻會被收回。果然長老將支票要回,卻另外開了三萬英鎊的支票給他們。長老說:「這一切都是神賞賜的,若我還有機會,就要好好的為主所用。」
保羅在經文中提醒哥林多教會:奉獻要即時,要把握機會。原來耶路撒冷教會建立後十多年,發生大飢荒,許多信徒受到影響,安提阿教會很快回應這個需要,打發巴拿巴和保羅二人運送物資過去。保羅在耶路撒冷停留的期間,教會的領袖們肯定保羅,知道神有一個特別的託付,呼召他到外邦建立教會;他們也期待保羅傳福音時能讓更多人知道耶路撒冷教會的需要。因此保羅時常在他的書信或講道中記念耶路撒冷的窮苦人。保羅也曾勉勵哥林多教會的弟兄姊妹回應這個需要,有奉獻的行動(參林前16:1-4)。一年過去,保羅打算再次提到這件事情,但他卻先從其他事情說起(v.1)。
馬其頓是羅馬的一省,按《使徒行傳》的記載,保羅在馬其頓至少建立三個教會: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和庇哩亞。保羅此處所提「神賜的恩」,非指身體健康、事業興盛,而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v.2)從《使徒行傳》可知保羅建立這些教會的過程充滿艱辛,之後在《腓立比書》、《帖撒羅尼迦前、後書》提到這些教會仍舊受到許多攻擊,弟兄姊妹因為信仰被排擠,失去工作或甚至因此丟了性命。但保羅不聚焦於他們的困難,強調他們生命的成長和強韌,雖然苦,卻仍喜樂;雖然窮,卻樂意奉獻。
保羅提到他們的奉獻甚至是過了力量的,因他們希望「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v.4)。「供給」就是事奉,為有需要的聖徒奉獻是一種事奉;「恩情」就是恩典,能夠奉獻是神給的恩典;「有分」就是團契,雖然不認識耶路撒冷的弟兄姊妹,但他們相信奉獻能帶來彼此靈裡的相交。
九月初,我和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的學生參加緬甸短宣,幾位學生並和當地教會牧師開了9個小時的車到山上的部落。他們回來分享,那些村落資源非常缺乏,「家徒四壁」是事實,不是形容而已,但窮苦的村落中卻有好幾座美麗雄偉的禮拜堂,原來那裡的信徒非常愛主,願意竭盡自己所有來建堂。而這些村落教會的母會,即瓦城華人浸信會,本身也有建堂的需要,卻願意節省自己,關懷支持山上的需要。我就想起那些願意竭盡所能的馬其頓眾教會。
保羅接著才提到提多所辦理的慈惠的事(v.6)。慈惠就是恩典,不只是給人的恩典,也是主所給予的恩典,保羅提醒:「你們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識、熱心,和待我們的愛心上,都格外顯出滿足來,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v.7)哥林多是大城市,人才濟濟,資源富足,保羅希望他們不要辜負且善用神所給予的恩典。他用字遣詞非常小心,並不強迫、命令,而是期待和期許(v.8)。馬其頓教會所做不只成為基督徒的榜樣,也成為委身的標準,對愛心的試驗。我很喜歡台語把愛念成「疼」,是有感覺的,不是不痛不癢的。
保羅之所以小心翼翼,不只是因為錢的事情敏感,也因為馬其頓就在哥林多所屬亞該亞省的北邊,算是他們的鄰居,當保羅稱讚馬其頓教會時,會有點像是父母稱讚別的孩子有多優秀,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可能成為激勵,也可能使人更為反感。保羅雖然提到馬其頓的榜樣,卻不把焦點放在人的身上,而是在主耶穌上(v.9)。我們的主本來掌管一切,滿有富足,但因愛我們的緣故謙卑捨己,道成肉身,祂一生貧窮,直到死時更是一無所有,耶穌的貧窮是為了叫我們成為富足。若與《哥林多後書》5章14-15節一起看,基督不只是在最後為我們死,更是在生下來後就為我們貧窮;基督為我們死,我們當為祂而活,那基督為我們成為貧窮,我們又當如何來看待祂所給的富足呢?保羅鼓勵弟兄姊妹行善不只要有感動,也要採取行動,直到善工完成(v.10-11)。主用信實對待我們,祂也期待我們以信實回應。
保羅提到奉獻的原則,首先要有願作的心,即甘心樂意,這是神所在乎的;又提到「均平」的原則(v.13-14),神期待祂的子民看重他人的關係和需要,彼此扶持、脫離貧窮,當然這不能成為不負責任,只靠別人供應的藉口,保羅也在其他書信提醒當親手做工(參帖前4:11),並引用典故:「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v.15)這是《出埃及記》中出現的教導,但並非指奉獻,而是嗎哪。仔細想想我們所得的金錢,豈不也和嗎哪一樣是神給的恩典?我們不過是受託付的管家。
奉獻是給予,和一般對恩典是「得到」的概念不同,但我們之所以可以奉獻,是因為領受夠多的恩典。「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林前13:3)若沒有從主耶穌領受夠多的愛,沒有體會主給我們夠多的恩典,我們便沒有能力去給,就算我們勉強奉獻,也得不到甘甜,只有苦澀。
保羅說馬其頓教會「照上帝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v.5)在奉獻之前,我們要將自己完全的委身與獻上。馬其頓教會貧窮,但他們能夠給,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很多,他們有的不是人所在乎的金錢和物質,而是與主連結的關係,他們覺得自己非常富有,所以樂意給予。
我在美國讀書時,認識一對在大學醫學中心進行研究的夫婦,熱心投入教會各樣服事,唯有對奉獻十分為難,因為當初打拼的日子太苦,讓他們很沒有安全感。先生後來見證,每次奉獻袋傳到他面前,他手中總是緊握2個quarter(四分之一美元,約台幣8元),深怕別人看到,他心裡禱告:「捐的樂意是神所喜悅的,這是你的應許。」後來主讓他得到一個很不容易獲得的研究基金,那時他禱告:「感謝神的看顧和保守,求你憐憫我們在金錢奉獻上的軟弱,帶領我們最後可以十一奉獻。」他們開始一個月奉獻20美金(約台幣600元)。當他滿懷希望有更大的信心去跟隨主時,卻遭到同事間的排擠、研究的瓶頸,及居留申請的不順。為此他們信心曾動搖與懷疑,但神一次次帶領度過風浪,他們的信心就一次次更加堅固。他們每個月的奉獻漸漸提高到200美金(約台幣6000元),但當先生提出要十一奉獻,卻遭妻子婉拒。其後教會開始建堂,這對夫婦是教會的核心同工,他們相信天父大有能力,若這事出於神,祂一定會充足供應,只是不是從他們那裡。
直到有次主日,牧師分享當自己壓力很大,覺得走不下去時,卻被同工的熱誠激勵,讓他能繼續往前。先生心裡非常受責備。有個聲音問他:你為這件事到底擺上多少?難道你不盡力擺上就期待神的幫助嗎?他想到神一再給他許多恩典,他卻有很多的恐懼和考慮,一直迴避自己的責任。他鼓足勇氣再次和妻子提到十一奉獻的事情。沒想到妻子心裡竟有完全一樣的感動。他們確定奉獻之後,原本的掙扎不再,心裡有了出人意外的平安。他們並沒有從此一帆風順,仍舊在工作上面對許多困難、服事上也有許多挑戰,可是他們和神的關係是坦然的,並經歷神繼續的幫助。
奉獻不只關乎金錢,更關乎我們與主的關係。當我在預備這篇信息時,我一直想到《以私轉愛》這首詩歌,也是今日的回應詩歌,歌詞十分文言,含意卻很深刻,描繪出基督徒不同的心態歷程,我們越認識主的愛,就越知道什麼是奉獻。讓我們想想自己現在在哪裡,又要如何來回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