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不平時(二)挑戰心中的法利賽人(中)

經文:《使徒行傳》22章1-8節
證道:李路加牧師
紀錄:劉台鳳姊妹

弟兄姐妹們大家主裡平安,當你心懷不平的時候,其實我們不是要挑戰別人,而是要挑戰心中的法利賽人:

一、為什麼有「法利賽人」在我們的心中?
其實法利賽人心中的那把論斷的尺和自以為義的標準,是從亞當跟夏娃犯罪之後就開始被設定了,因此人就活在這樣的光景當中:對未來不斷地想掌控,對過去有很多的批判,對現在則是充滿不安。

上個禮拜透過路加福音13章1-5節,裡面記載耶穌回應的兩起事件,一個是人禍:彼拉多在聖殿殺害加利利人的血案;另一個是地震天災:西羅亞樓倒塌壓死人。因為法利賽人詢問耶穌:受害者是否因罪孽深重遭到報應?是否比眾人更有罪?然而耶穌的回答都是一樣地,祂說:「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耶穌破除了法利賽人的自義心態,否定災難等於個人罪行的因果論,因為唯有悔改才能得救。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保羅的生命故事,他信主之前的自我介紹:

「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腓3:5-6) 保羅想表達出他是血統純正、遵循律法、百分百的事奉熱心、無可指摘的法利賽人,像我這樣沒有缺點的人還需要悔改嗎?我們來對比保羅信主後所說的一段話:「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提前1:15) 各位弟兄姐妹們,為什麼保羅前後有這麼大的落差?這個中間的過程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又是如何悔改的呢?

二、一個法利賽人的悔改
在使徒行傳中,保羅分別在第9, 22和26章總共講了三次他生命悔改的見證,在那個時代保羅就已經知道重要的事情要講三次,其實要讓一位驕傲又自以為義的人悔改很難,除非他遇見了耶穌。當保羅與主相遇的時候,耶穌問他的第一個問題:「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V.7) 通常我們稱呼他為保羅,有時候他又被叫掃羅,『掃羅』是希伯來文的名字,所代表的意思是求問,因為他的父親盼望保羅的一生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會尋求神,很可惜他早期用錯誤的方式,以為可以藉由律法、行為來尋求神的帶領,那他羅馬名字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保羅』,是微小的意思,特別是他信主之後所做的禱告:求祢使用我這個卑微、渺小的人,來成就主的大使命。

1. 生命改變的相遇:
(1) 是神的意念,非人的計劃:保羅與主相遇的時間並不是他能掌控的,因為他原本是要前往大馬色追拿基督徒。應該沒有人會說:我一生的夢想就是要信耶穌,對許多人來說這從來都不是我們的人生規劃,但是今天你信主了,這是何等奇妙的事!這代表神的意念成就在我們的生命裡。

(2) 是神的動工,非人的感動:保羅從過去一個逼迫主的人,他的生命有180度的翻轉,完全是出於神的旨意,而人也需要回應。「我將到大馬色,正走的時候,約在晌午,忽然從天上發大光,四面照著我。」(V.6) 有時要領受神的感動並不是在我們預備好的時候,在你走路或開車時,有可能神就與你同在或隨時給你一個意念,而每天的讀經與禱告就是建立在與主相遇的基礎上。

(3) 是神的光照,非人的摸索:神要保羅經歷的是,今天所向你顯現的神是突破你的理智,打破你過去律法觀和事奉框架的神:「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55:8-9)神對我們說:祂的意念與道路和我們是不同地,難道神是要和我們作對嗎?其實不同有二個面向,一個是方向的不同,例如左與右或是東與西,它是相反地;但神在這裡指的是另一種超越的層次。

2. 面對生命根本的問題:耶穌的提問不拐彎抹角而是直接地幫助掃羅去碰觸他生命核心的問題,因為他了解掃羅不需要知識上地分享或教義的討論。

(1) 一種動機式的追問
「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16:7) 人喜歡做的是成果的呈現,但神常問的是為什麼你要這麼做。這就是人與神很大的差異,因為我們看不出來人的內心,只能用外在的表現來評論你。在保羅那個時代的背景之下,法利賽人都想追求宗教上最崇高的地位,要靠自己的力量成為一個完全成聖的人。

(2) 神對人有全人的透視
「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來4:13) 掃羅一直認為自己都在做很有價值貢獻的事情,他以為竭力遵守律法可以被主所表揚,他認為神對他的熱心事奉必定有所稱讚。但是耶穌卻對掃羅說:你做的這些事情都是在逼迫我,因為他做事的動機與做了什麼,耶穌全部都知道,沒有人可以在神的面前有所隱藏。

(3) 神對人有寬容的限度
耶穌用了〝逼迫〞這個特別的字眼來提醒掃羅,因為從來沒有人可以逼迫神,只有人會被逼迫,人被環境逼迫,人被苦難逼迫,最普遍的是人被人逼迫,當耶穌問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的時候,他可能覺得很納悶,明明我是做對的事情,我在遵行律法、事奉神,耶穌卻說:不!掃羅,你在逼迫我,你打著愛主的旗幟去逼迫基督徒,你打著事奉神的旗幟去打擊基督徒,你逼迫我的兒女就是在逼迫我,神整個把掃羅給打醒了。因為耶穌要打破掃羅對神有限的認識,對律法和對事奉的認識,最重要的是:耶穌要告訴掃羅,如果你再繼續逼迫我的兒女的話,我對你的寬容限度也要被打破。

弟兄姐妹們,神對人的寬容是有一定的限度,不要以為神的慈愛是無限的,所以我可以在祢無限的慈愛中持續悖逆,不要以為上帝的寬容是永恆的,所以可以在祂永恆的寬容裡不斷地犯罪,反正我犯罪了,祢會饒恕我;我悖逆了,祢會再把我找回來,然後不斷地悖逆與犯罪,千萬不要忽略當聖經在講寬容的時候,它是有限度的。當一個人一直走在錯誤的道路裡而不知悔改,當一個人不斷自以為義,明明做的是敵擋上帝的事卻以為自己做的是對的,耶穌就會對你說:你在逼迫我。

如果神對人的寬容沒有限度的話,創世記19章所講的所多瑪和娥摩拉這兩個城市就不會被毀滅;挪亞時代的洪水就不會發生;以色列民就不會被擄;耶穌也不會再來了,當神對人寬容的限度被打破之後,有兩件事情就會發生:神就任憑你,因為寬容對你已經無效了,你要做的就去做吧,因為我任憑你。羅馬書第一章有很多的探討,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最後所帶下的就是審判,沒有人可以逃離這個審判,好人或壞人的一生走到盡頭都是死,我們了解死並不是結束,死後都要面對神公義的審判。

耶穌提醒我們:悔改不是為了別人而是自己,悔改不是為了死去的人而是活著的人,若不悔改,要不我們就消極的被神放棄—任憑;我們就要面臨最終地審判,法利賽人要悔改很難,但是我們看到保羅完全地悔改並降服在神的面前,在前往大馬色的路上他蒙神的光照,不單單是旅程的改變,生命更是因此被更新,神大大地使用他並成為了許多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