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終三看

經文:《提摩太後書》4章6-8節
證道:張治壽牧師
紀錄:謝以慈姊妹

有個節日鮮少被注意到,也就是「國際安寧日」——目的是要那些臨終的人,預備好自己的生命;從醫學、家庭、社會等層面來紀念。另一個象度是從屬靈出發,也就是在生命終了之時,要如何來看我們的將來。

一、向內看——預備生命的終了(v.6)

保羅總共寫了13封書信,給屬靈的兒子提摩太。提摩太是保羅在第一次佈道旅行時、帶領信主的年輕人;在保羅第二次佈道旅行時,他便帶著提摩太一起佈道。在主後67年前,他寫了這封信給提摩太。在人類歷史當中,發生了火燒羅馬城,而尼祿皇帝找了基督徒做代罪羔羊、開始逼迫基督徒。在那之前,雖然也有對基督徒的刁難,但真正讓基督徒受到生命威脅的,便是尼祿皇帝。

在這樣的情況下,保羅和彼得都被捕了、並且在尼祿皇帝死之前雙雙為主殉道。保羅在被捕之後,知道自己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因此寫了最後一封信給提摩太,勸勉他——有天提摩太也會到保羅的年紀、以過來人的角度與他分享這些信息。當有天提摩太走到保羅的年紀時,希望他也能如同保羅一般、做這樣信仰的告白。

1. 蒙主悅納的一生
他用了獻祭時的「被澆奠」這樣的動作,表達了他自己的生命一路走來,是被上帝所悅納的、也是全然獻上的。「離」這個字在希臘文裡面,意味著一艘船在港口完成任務後、朝著另一個目標前行;又或是一頭牛在日落前結束工作、農夫將犁與軛放下,牽著牠回家。因此,在基督信仰中,我們常常把追思禮拜當作是回天家的慶典。

我們在世上,常常面對屬靈的爭戰,而在離世之時,我們同時也了了世上的勞苦,回到耶穌基督所在的地方。而回想我們一路走來,是全然的奉獻、最後是被上帝所喜悅的。

保羅用這兩個詞來表達他已全然預備好面對生命的終了。你我早晚都要面對死亡,畢竟人的死亡率是100%。

2. 完成使命回天家
保羅清楚知道自己的生命重量。我有個老朋友得了肝癌,也許是他心裡準備好了,撥了一通電話問我要不要回台灣看我?因為前段日子才從美國回台灣過,我拒絕他了,當下好像聽見了他的一聲嘆息。沒幾天後,他便安息主懷。在那之前,他已經準備好了,也告知親友不要在追思禮拜為他悲傷,因他知道他即將去哪裡、跟誰再一起。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知道自己的生命何時結束,如果我們知道的話,生活的方式一定會不一樣;求主幫助我們,可以隨時準備好面對上帝,也像保羅一樣、對主說「我已經準備好了,我是被主所喜悅的」。

二、向後看——回顧生命的經歷(v.7)

在經文中,保羅用了三個「已經」來分享,他準備好了。「仗」在希臘原文中是激烈的。激烈的仗如何是美好的呢?保羅認為,即使是激烈的仗,他也打得很漂亮。中文中有一句話是「同舟共濟」,而教會這艘船是戰艦還是郵輪呢?即便是停戰時期,戰艦仍然要天天準備好;我們到了教會,是裝備好了對外迎敵嗎?而教會也如同郵輪,弟兄姐妹都要參與服事,一起建造主的教會。

「當跑的路」看似好像是指生命走到終點,然而實際上以地理來說,他也跑到了終點。保羅本來是要去逼迫基督徒的,卻在前往大馬色的路上被主光照。他悔改歸主後,躲到阿拉伯的曠野約三年,在那反省自己的信仰人生。又回到大馬色後,他開始傳講自己的人生見證;能言善道的保羅,影響了當地的人,換成他被逼迫到需要爬牆逃跑。一路逃到耶路撒冷後,他跟猶太人辯論、傳講耶穌死裡復活的信息。為了耶路撒冷教會的安全,他回到老家大數。

聖經中並沒有記載他在大數多久,但後來巴拿巴被耶路撒冷教會派到安提阿建造教會時,便邀請保羅從大數前往安提阿一同扶植教會。後來的安提阿教會,成為了耶路撒冷以外、最重要的宣教中心,且開始向外邦之地宣揚福音;巴拿巴與當時的保羅(掃羅)開始了第一次的宣教佈道旅行。

很多外邦人信了主後,猶太人提出外邦人是否要經過割禮才能成為基督徒?保羅認為,只要經過耶穌基督的救贖,就可以成為基督徒。後來,保羅開始了第二次旅行佈道、從亞洲橫跨歐洲,在歐洲建立了第一座教會——腓立比教會。後來他又被追捕後,逃到了帖撒羅尼迦、希臘、哥林多等地。在哥林多扶植了亞居拉與百基拉夫妻、帶他們前往以弗所,自己再回到耶路撒冷,開始了在第三次的旅行佈道。

第三次的旅行佈道,他花了很多時間在以弗所教會。他最終的目的,是傳講福音到地極——也就是當時的西班牙。但這次,他就被捕了,並且總共被關押超過四年,最後在羅馬的兩年有點像是緩刑的概念、比較自由,他也真的到了西班牙。

將保羅三次的佈道路線來說,他的確也是為了福音跑盡了世界的路。他盼望提摩太能效法他,接續傳揚福音的使命。

接著,他也守住了所信的道。「守住」的概念就像是保衛城牆、或是握著寶貝一般。在第一世紀時,教會面對了不同的異端、思想、哲學,同時攻擊教會思想。以猶太教為例,當時有許多禮俗、律法進到了教會,另外也有哲學中二元論的影響、異教的風俗等等,都影響了哥林多教會。但即使遇到了這樣的事,保羅仍然忠心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

如今世上要接收資訊是非常方便的,但不見得每一個資訊都是有益處的。我們要清楚分辨,何為上帝的心意?即使有多方不同的聲音來左右我們的心智,我們仍然要堅定地、守住上帝的話語,走在上帝的真道上,並且明白神的心意。

三、向前看——盼望榮耀的獎賞(v.8)

所謂盼望榮耀的獎賞,並不是功利主義、也不是要什麼功德,乃是我們期望可以得到主的肯定。

1. 有公義冠冕的獎賞
在第一世紀時,因為古代奧林匹克運動帶來的影響,不同級的首長就會頒發用橄欖、桂花等做成的冠冕來獎賞冠軍。也許在世上我們得到的「獎盃」對後人來說也是種累贅,但主為我們預備的是永恆的冠冕。主所預備的,是不會朽壞的、沒有污穢的,並且是永恆的。

2. 由公益主賜的獎賞
對保羅來說,「公義」二字感受特別深,畢竟他是被不公義的人和方式所處死的——耶穌基督在世上亦如是,以不公義的方式被釘死在十架上。耶穌基督為神的兒子,他降生時沒有罪、在世上生活時也沒有犯罪,卻代替犯了罪的世人被釘死在十架上、流出赦免我們的罪的寶血。若是耶穌的死只停留在這裡、沒有復活,救贖的計劃就不算完整。耶穌基督的復活帶給我們生命;人類最大的壞消息是死亡,而死亡的根源是罪。

相對的,耶穌基督的死亡,是上帝給我們最大的禮物——我們不需要付任何的代價,我們只要藉著信心回應,接受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的救主。從此,我們從死亡進入到永恆的生命。

在世上的肉身會告一個段落,但我們有天會在永恆中復活。耶穌基督的復活擊敗了死亡的權勢,這樣公義的主,最後要頒發獎賞給我們。

3. 眾信徒可得的獎賞
保羅在最後說到,不僅僅是他自己得到主所賜的獎賞,乃是眾信徒都可以得到。求主幫助我們,都要好好的來奔跑這世上的道路,以至於我們也都能領受這樣豐盛的獎賞。

也許我們對自己打過的仗、當跑的路、當守的道沒什麼信心,當年的提摩太也可能如此,所以保羅才會用這些話不斷地提醒我們,現在正是時候。

藉著這些話語,有一天,我們也能像保羅站在生命的終點線時,對主說:「我已經準備好了」。

我40歲的時候才去讀神學院。在1998到2000年間,我在香港工作。回到台灣做身體檢查後,發現身體裡面長了個息肉,有高風險是癌症。我知道是上帝在對我說話。我開始思考我的下半生,當如何度過?於是告訴師母,我決定要去讀神學院了。在決定的當中,遇到了要被升官的誘惑,我還是決定要走上帝的路。20年後,我在台上做主的工人。

歡迎我們都來到主的面前做禱告,為主做工。上帝對每個人的計劃都不一樣,無論帶職全職、做任何的服事,我們都要全然擺上為主而活。讓我們一同來跑這生命的道路,和保羅一樣,做這美好的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