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眼中的門徒

主耶穌對門徒共同的期待就是「跟從」,當耶穌呼召彼得、約翰,甚至是馬太的時候,他都只說了「跟從我」,主耶穌眼中的門徒是關係,不是形象,而那個起點就是「跟從」。當我們願意倚靠主,在生活中能每時每刻跟從祂,那麼,我要恭喜你,因為你已經有很好的開始。

信息錄音檔

經文:馬太福音9章9-13節
証道:王鼎元實習傳道
記錄:黃道貞姊妹

    當我們提到耶穌的十二個門徒時你第一個想到的是誰?是耶穌的大弟子彼得?在新約聖經中有關彼得的記載,也是十二個門徒裡最多的。彼得是個漁夫,跟他的兄弟安德烈一起被主呼召,甚至耶穌在好幾次重要的行動中,身旁都帶著彼得。耶穌使睚魯的女兒復活,這是耶穌第一次向世人顯出他勝過死亡權柄的時候;耶穌登山變像,不再是以木匠的身分,而向世人顯出他神子的榮耀的時候;耶穌被釘十字架之前,在客西馬尼園徹夜痛苦的回應天父給他使命禱告的時候,彼得都在場。彼得在初代教會時期,是重要的領袖之一;當五旬節聖靈降靈的時候,彼得講了一場道,當時就有3000人悔改信了主。

    如果你想到的是約翰,他也是在打漁的時候被主耶穌呼召,且是耶穌所愛的門徒。根據聖經學者的考證,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耶穌把他的母親託付給人照顧的那個門徒、在耶穌復活的那天,跟著彼得一起跑到安放耶穌身體洞穴的那個門徒,都是約翰。你會發現,彼得、約翰常常一起行動。顯然在當時的信徒裡面,他們兩個被公認是聲望比較高的使徒。

    如果大家想到的不是約翰,也不是彼得,那麼應該會是那個背叛主、賣主的猶大。或是那個不信耶穌已復活,非要親手摸耶穌釘痕手才肯相信的多馬。但是今天我們要看到的是耶穌的十二個門徒當中的另外一位,他是稅吏馬太(也稱利未。參馬可2:13-17)。他被記載在聖經中不超過10次,但絕大部分都是記載主耶穌呼召馬太的事上。

    在耶穌的門徒中只有五個人被記載到耶穌呼召他們的過程;除了耶穌在海邊呼召彼得和他的兄弟安德烈、約翰和雅各兄弟之外,另外就只記載了馬太被呼召的過程。神豈是聖經的作者,把馬太被呼召的過程記錄下來,神的希望會不會是讓今天的讀者-我們,看見神?

    馬太是猶太人,他原來的職業個稅吏。當時的稅吏是幫羅馬政府工作,向猶太人收稅,故常藉機欺詐自己的同胞,他們盡其所能的收刮人民的財物。所以稅吏是非常令人討厭的,在猶太人的眼裡稅吏被視同強盜或娼妓般的罪人,是被眾人鄙視的人。馬太猶如賣國賊,因為他幫助外人欺負自己人。那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在這之前記載了許多耶穌行的神蹟;他醫治了癲癇的、癱瘓的、長大痲瘋的及被鬼附的。耶穌也斥責風和海,使風浪平靜。在登山寶訓之後,他對一個被朋友用褥子抬來的癱子,顯出了他赦罪的權柄。聖經的研究學者認為,馬太就是馬太福音的作者。從這上下文我們可以發現,馬太被呼召的這段經文,是寫在被赦罪的癱子之後,然後耶穌看見馬太。但是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論到十二個使徒的時候,都只提到馬太的名字,並沒有提到馬太的工作是什麼。那是馬太自己在介紹十二個使徒的時候,他寫自己是「稅吏馬太」。(參馬太10:2-3)

    我們似乎看見了一個背負著罪人形象的馬太。聖經並沒有告訴我們耶穌看馬太是一個怎麼樣的人,耶穌只對馬太說「你跟從我」。耶穌對馬太的呼召是沒有前題、沒有條件、也沒有但書。在第9節裏說的「看見」,它不僅是我們走過、路過,看得見你的外觀、性別,它還帶著在精神上和靈性上觀察的意思。耶穌當然知道馬太在別人的眼中或在他自己的眼中,都被認為是個罪人。但是主耶穌對馬太發出了呼召;耶穌說「你跟從我」這句話非同小可,它是一個非常肯定的命令,這句話不是一個試探性的詢問,也不是一個可以選擇的邀請,這是一個命令。耶穌沒有給馬太太多的選擇,馬太就跟從了耶穌。

    後來馬太在自己的家裏,為耶穌擺設了筵席,其中包括了他的朋友,當然有稅吏及被視為不潔淨的罪人。這是很自然的,物以類聚!罪人的朋友大概也好不到哪裡去,都是罪人。在當時的人認為,若你是個有名望或有錢人,你能夠邀請到宗教教師到你家作客,是一個非常高尚的事情。當法利賽人對耶穌提出質疑的時候其實是對身旁的門徒說「你們的老師為甚麼跟稅吏和罪人吃飯?」你可以想像,在現場的馬太,他有多麼的難堪!其實耶穌在現場已用行動證明,他願意跟罪人站在一起。但法利賽人對這個質疑直接進入馬太的心,他的疑問就好像是說「你們配嗎?」

    馬太所經歷的這些,或許大家也有類似的感受;你可能覺得作主的「門徒」跟你不太有關係。耶穌對你而言,只是行過神蹟的神,你覺得耶穌不會看見你,或甚至你只想坐在角落,不想被別人看見。你是不是有點懷疑…不太可能吧!上帝不是應該呼召那些剛強、聖潔,而且出類拔萃的人嗎?怎麼會呼召我?主耶穌在「大使命」中很清楚的告訴我們,要去使萬民做他的門徒,這個萬民不只是信徒,甚至是萬國、萬邦的人;它是一個普遍性的呼召,不是單獨給特定的人。當你鼓起勇氣,願意多做一些的時候,馬上有人質疑你這個樣子可以做門徒嗎?你有一些問題都沒有處理,你怎麼做主的門徒?各位弟兄姊妹,你覺得你是主的門徒嗎?當你肯定你是主的門徒時,你覺得像彼得還是約翰?但我想大部分的人都覺得自己像馬太。

    馬太願意跟隨主耶穌,而且也承認自己是個罪人。耶穌卻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醫生。」耶穌像是向在場的所有人宣告一樣,他不單是對法利賽人說的、他也是對那些罪人和稅吏說的,他當然也對被呼召的馬太說的。耶穌只說他願意跟病人同在,他沒有說誰是病人。他清楚地知道病人需要醫生,而他就是那位醫生。當然,法利賽人是病人、這些稅吏是病人、馬太也是病人。耶穌固然使用醫生跟病人的比喻,希望他們能聽得懂,故對他們解釋「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的意思。先知何西阿因為神的百姓不忠心守約他難過到甚至呼喊說「以法蓮哪!我可向你怎樣行呢?猶大阿!我可向你怎樣作呢?因為你們的良善如同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接著神對祂的百姓說「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何西阿書6:4-6) 這裡的良善等同於認識神,它強調的是上帝跟我們立約的關係。即人對上帝忠貞的愛,而不是憐憫別人的那種感情。認識上帝不只是頭腦裏面的知識,它包含關係的層面。當我們知道神是獨一的上帝、是創造宇宙萬有的主宰時候,我們愛祂、敬畏祂、事奉祂,跟祂有美好的關係。主耶穌在乎的不是人外在的形象,祂所在乎的是那種親密、那種忠實、那種信靠的關係,就像是病人需要醫生一樣。

    你認為主眼中的門徒是一個甚麼樣的門徒?當你覺得你離「門徒」這個字眼好遙遠,那可能是因為你對門徒有自己心中的想像。聖經中描述主跟門徒之間的比喻有很多;有老師跟學生。他們稱呼耶穌為夫子,門徒也看自己是他的學生。在路加福音17:7-10節,主耶穌是用主人和僕人的比喻來談做門徒的本分。而保羅在羅馬書的一開始,就稱自己是耶穌基督的僕人,祂用這段話來表明自己的身分與主耶穌基督的關係。從今天的這段經文,主耶穌給了我們另外一種角度,來看待主與門徒之間的關係,就是醫生與病人。我們發現,門徒可以有很多形象;在老師面前他是一個受教的學生;在主人的面前他是一個事奉的僕人;在醫生的面前他是一個病人。但不論是哪一種角色,他們與主之間共同的關係都是「跟從」;學生要跟從老師、僕人要跟從主人、病人當然要跟從醫生。

所以當我們在談今天的題目「主眼中的門徒」的時候,重點不是指他的形象或他是甚麼樣子,而是他與主耶穌之間的關係應該是甚麼?主耶穌對門徒共同的期待就是「跟從」,所以我們不要被外在的形象給限制住;不是你應該像誰,你才能做門徒,然後你覺得你不是,就認為做門徒跟你沒有關係,反正你也做不到。而事實上,當耶穌呼召彼得、約翰,甚至是馬太的時候,他都只說了「跟從我」,主耶穌眼中的門徒是關係,不是形象,而那個起點就是「跟從」。如果我們以為只去上門訓課程或有滿滿的服事,那麼我們恐怕只是在追求一個別人眼中的門徒或他該有的形象!相反地,當我們願意倚靠主,在生活中能每時每刻跟從祂,那麼,我要恭喜你,因為你已經有很好的開始。

    主眼中的門徒,他首先是一個病人,他才會有看病的經驗。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會有兩種狀況:1.你自己很想當醫生;你企圖為自己的狀況下診斷。同樣地,當耶穌呼召馬太做門徒的時候,馬太很有可能從他自己的處境和條件去判斷他自己,他懷疑…是我嗎?我應該採取行動嗎? 2.別人都很想當你的醫生;別人會用他的眼光或經歷來評斷你。

    在馬太的這場筵席裡面,法利賽人大概認為他們不需要醫生,而馬太和他的稅吏朋友在法利賽人眼中,可能連看醫生都不配。如果我們把自己視為病人,我們的確會常常自我管理。我們也可能常常遭受到別人質疑的眼光。但感謝主,耶穌沒有讓馬太獨自承受他自己的懷疑或別人給他的質疑,因為耶穌他一聽見,他就回答;他的回答是對在場每一個人的宣告。馬太不是自己的醫生,法利賽人當然也不是他的醫生,只有主耶穌是他的醫生。只有耶穌是罪人的救主;他知道我們需要他,他也願意跟我們在一起。主看見今天坐在這裡的每一個人,就如同他看見坐在稅關上的馬太一樣,主不僅對馬太說,相信他也對今天的每一個人說「來跟從我,做我的門徒」。而主耶穌用行動接納馬太,他同樣接納我們做門徒,在他眼中我們都是病人。但重要的是,他是醫生,他可以醫治我們、恢復我們、可以把他的榮耀給我們,使我們成為榮耀。只有當我們認識到我們是病人、是個罪人,在我們生活中每一天、每時每刻,我們都需要跟隨耶穌做救主。這是做門徒的開始。